分享

散文园地| 再读萧红

 自来自去的人生 2017-06-11

 

    文革结束后,现代文学史上,有两个女作家突然走红,一是萧红,二是张爱玲。张爱玲热一直持续到新世纪,萧红热则在九十年代末消退了。


   我对萧红的关注,源于《呼兰河传》。这是萧红的代表作,散文诗般的语言是其特色。书后面附有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一个七八万字的中篇小说。读后,我觉得,《生死场》的价值和影响,胜过《呼兰河传》。新中国成立后,张爱玲、萧红、沈从文等一些作家,受到了冷落,他们的作品也遭遇类似的命运。萧红的《呼兰河传》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时毫无名气,到了八十年代反而名噪一时,而《生死场》刚问世就轰动一时的,与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一起被列为抗战题材作品的代表作。有家出版社要重新出版《生死场》,请萧军作序。之前是鲁迅作序的,萧军就写了个出版前记,仍然坚持把这部书作为优秀的抗战作品。鉴于萧军与萧红的特殊关系,《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受到八十年代文学青年的关注。


     现在流行于高校的现代文学史教材,把《生死场》放到左翼文学后期运动的作品研究。我读完后感觉,它并非是一部纯粹的抗战题材小说。这部小说前面的五万多字内容,跟抗战毫无关系。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之前十年间东北某个乡村的生活,反映了生老病死这种沉重话题。至于后面三分之一内容,显得与前面的不相关联,有些勉强拼凑。联想到这小说成书的时期,正是萧红结识萧军等一帮左翼作家,深受左翼文学运动影响,估计她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以及接受了左翼作家联盟的主张,才增加了这个村子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内容。在我看来,文本前后的内容发生了严重的断裂。

    萧红与张爱玲、石评梅、卢隐,一起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实际上,萧红察觉了这种断裂,因此在第十一章用短短四行字,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做了个缝补手术,试图焊接断裂带。这部小说的特色还是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它张扬的时生存困境下的人性伦理,是一幅特殊年代特殊人群特殊生活的画卷。无论是语言描写还是心理细节的刻画,都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做出了重要贡献。萧红本身就是个特殊才华特殊经历的作家,她能写出这样震撼心灵的作品不足为奇。


从《生死场》可以看出,真正有力度的触及灵魂的作品,不在于篇幅多么长,而在于题材的独特、语言的创新以及对生命生存、死亡的深刻反思。当年鲁迅的《狂人日记》、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同样具有这样的独特作用,因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痛苦都流淌在每一行文字之中。

为苦难的世界担当情感痛苦应该是一个作家的精神底线。只有对生命有深刻反思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张力的。我崇敬鲁迅,崇敬萧红,崇敬路遥,就是这个原因。他们的生命都很短暂,能力也很微弱,无力改变这个苦难世界,但用生命写出了生命。

这样的作家永远值得人们尊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