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渠穴,经渠穴的准确位置图,经渠穴的作用与功效

 寂寞的季节314 2017-08-09

经渠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经渠穴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经渠穴位位置图

经渠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手侧伸,拇指与掌心向上,经渠穴于距腕横纹1寸的桡动脉搏动处,亦即医者切脉时中指所着之处取穴。

解剖位置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经渠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旋前方肌。外侧有桡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针在桡神经浅支内侧经皮下组织,在桡动、静脉的桡侧穿前臂筋膜,深进旋前方肌,该肌由正中神经的骨间前神经支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腱尺侧缘→旋前方肌。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旋前方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桡神经深支和桡动脉分布。

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和桡动、静脉。

经渠穴的作用

按摩经渠穴的作用

经渠穴意义: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之气,地部经水性温热,天部之气性凉湿。

运行规律:本穴的地部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太渊穴,一方面又不断气化上行天部。

特异性:手太阴肺经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

功效作用

以气化水湿的形式将肺经气血的热能传输天部。

经渠穴有宣肺利咽,降逆平喘,清肺降气,解表利咽的作用。

经渠穴善能泻热开瘀、调理肺气,犹如浚源疏流。其所治症为胸胀、暴痹、喘咳、气逆、胸背痛、喉痹、掌中热、郁热、汗不出等症。以开瘀泻热为主,犹分洪流为多渠也。虽曰脉会太渊,经渠亦有同用。

主治疾病

经渠穴主治咳嗽,咯血,气喘,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桃体炎,喉痹,胸痛,胸背拘急,咽喉肿痛,手腕痛,肩内侧痛,前臂内侧痛,无脉症,掌中热,外感,身热,热病汗不出,心痛,胃脘痛,呕吐,疟疾,食管痉挛,膈肌痉挛,桡神经痛或麻痹等。

经渠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经渠穴主要用于呼吸系统及局部疾患:如胸痛、咳嗽、气喘、喉痹、胸背拘急、手腕疼痛、无脉症、掌中热及热病汗不出、心痛、呕吐等。

经渠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喉痹,手腕痛等。

肺胸病:咳嗽,咯血,气喘,胸背痛,外感,身热。

胃病:胃脘痛,呕吐。

五官病:咽喉肿痛。

经脉病:手腕痛,肩内侧、前臂内侧痛。

其他病:疟疾,食管痉挛,膈肌痉挛。

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桃体炎,发热,胸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膈肌痉挛,食道痉挛,桡神经痛或麻痹。

穴位配伍

经渠穴配肺俞穴,尺泽穴治咳嗽。

经渠穴配中府穴、尺泽穴治咳嗽、气喘。

经渠穴配丘墟穴,有肃降肺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咳嗽胸满,胸背急。治胸背痛。

经渠穴配丘墟穴、鱼际穴、昆仑穴、京骨穴,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背痛。

经渠穴配大椎穴、风池穴治热病汗不出。

经渠穴配合谷穴、少商穴,治咽喉肿痛。

经渠穴配行间穴、复溜穴,治咯血。

经渠穴配曲池穴、外关穴、大椎穴,治外感咳嗽。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法

一般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

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

注意:针刺时应避开桡动脉。

艾灸法

禁灸。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伤人神明。

经渠穴解析

·经渠。经,经过、路径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本穴位置因处列缺穴之下部,列缺穴溢流溃缺之水在此处又回流肺经,故名。

·肺经经。经,动而不居也。因肺经的经水由本穴经过,动而不居,故为经穴。

·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列缺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血、性温热,在本穴流行时的变化是蒸发散热,为生气之穴,故其属金。

经渠穴意义

经渠为经穴名(Jīngqú LU8)。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经渠是手太阴肺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金。经即经过,渠即沟渠,经气流注于此,如水经过沟渠,故名经渠[1]。主治咳嗽,咯血,气喘,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桃体炎,喉痹,胸痛,胸背拘急,咽喉肿痛,手腕痛,肩内侧痛,前臂内侧痛,无脉症,掌中热,外感,身热,热病汗不出,心痛,胃脘痛,呕吐,疟疾,食管痉挛,膈肌痉挛,桡神经痛或麻痹等。

穴位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

穴名解

经即经过,渠即沟渠,经气流注于此,如水经过沟渠,故名经渠。

通路为渠,穴当寸口,为肺经所行的经穴,是处为肺经经气经过的冲渠要道,因名经渠。杨上善说:“水出流注入渠,徐行血气,从井出已流注此。徐引而行,经谓十二经脉也。渠谓沟渠,谓十二经脉血气流注于此穴,故曰经渠也。”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伤人神明。

《针灸甲乙经》:胸中膨膨然,甚则交两手而瞀,暴瘅喘逆,刺经渠及天府。此谓之大俞。

《针灸资生经》:治足心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疟,寒热,胸背拘急,胸中膨膨痛,喉痹,掌中热,咳嗽上气,数欠,热病汗不出,暴瘅喘逆,心痛呕吐,针入二分。

《针灸大成》:主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膨,喉痹,掌中热,咳逆上气,伤寒,热病汗不出,暴痹(瘅)喘促,心痛呕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