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关元俞穴在腰部脊柱区,当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关元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关元俞位于腰部,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关元俞怎么找俯卧位,患者采用俯卧的姿势,关元俞穴位于身体骶部,当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旁开2指宽)处。 穴位解剖关元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肤由第四、五腰神经和第一骶神经后支分布。有腰椎下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五腰神经后支。腰丛位于腰大肌质内,其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的神经干,依序排列于肋下神经血管的下方,腰大肌的外侧。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则在腰大肌内、外侧缘的后方下降,而生殖股神经在腰大肌中部穿过,行于该肌的前面下降。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 布有第五腰神经后支和腰最下动、静脉后支。 有骶棘肌,有腰最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有第五腰神经后支。 关元俞穴的作用关元俞穴意义:小腹中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入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关元俞穴功效:外散小腹内部之热。关元俞有理下焦、化积滞、健腰膝、培补元气、调理下焦的作用 主治病症关元俞穴主治少腹、前阴及局部疾患,如腹胀肠鸣、泄泻痢疾、腰痛、遗尿、尿闭、疝气、消渴、妇人瘕聚等[1]。 现代又多用关元俞治疗慢性肠炎、膀胱炎、盆腔炎、腰部软组织损伤、贫血、糖尿病等[1]。 关元俞穴主治腰痛,腹胀,泄泻,痢疾,遗尿,消渴;以及膀胱炎等[3]。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肠炎,痢疾;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膀胱炎,阳痿,尿潴留; 妇产科系统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 其它:腰部软组织损伤等。 缓解腹胀、泄泻,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腰痛,指压该穴位,可以延长性欲时间,提高男性勃起功能。采用此穴做相应治疗时,应该同时与三焦俞穴配合,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穴位配伍关元俞穴配气海穴治腹胀。 关元俞穴配关元穴、复溜穴,有固本培元补肾的作用,主治腰痛,遗尿,贫血。 关元俞穴配中极穴、水道穴,有清热除湿,调理下焦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 关元俞穴配合按摩三焦俞穴,会发挥更好的疗效,延长性欲时间。 刺灸法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关元俞穴解析关元俞为经穴名(Guānyuánshù BI26)。出《太平圣惠方》。属足太阳膀胱经。关指关藏,元即元气,俞即输注,此穴前应关元,善治虚损诸疾,是关藏元阴元阳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关元俞。 关元穴,脐下关穴元穴也,指气血来源于与关元对应的小腹内部。俞,输也。关元俞名意指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关元穴,故名关元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