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性味:甘、苦、寒。归经:入心、肝、肾三经。 功能:滋阴、凉血。 主治:阴虚发热,热病伤阴,烦渴、骨蒸,斑疹,吐衄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临床应用: 1、生地配玄参、麦冬等清热。用于温热性疾病。有舌绛、口渴、便 秘、睡眠不安证候。 2、生地配茅根、芦根;治尿血,则配木通、车前子;治痔疮出血,用于治疗血热而致的出血。 3、生地配槐角、地榆,治吐血、衄血,注意:但如血证因阳虚、气虚引起,或因出血两致阳虚、气虚,则不宜用生地。 4、生地配鳖甲、地骨皮、知母等,治疗阴虚内热。在养阴清热方剂内,生地常不可少。 5、生地配甘草、薄荷、山豆根等,治疗阴虚所致喉痛(慢性咽炎),可用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大便干结、习惯性便秘。 6、生地配蒺藜、白鲜皮、防风等,治疗“血热”所致的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皮癣等)。 使用注意: 生地多服会影响消化功能,为防其腻滞,可酌加枳壳或砂仁。对少数有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恶心)的患者,要用间歇用药法,以减少副反应。 气血虚弱的孕妇,或胃肠虚弱、大便稀烂者,不要用生地。 用量:9~30g 熟地 生地熏蒸至黑润,为熟地黄 熟地的功效 1、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 2、肾阴不足,遗精,盗汗等. 3、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 4、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5、肝肾阴虚,腰膝酸软, 6、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 配伍作用 1、熟地为甘带甜,微温不会很寒,归肝、肾经。 2、熟地与山药、山茱萸等合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 3、 熟地与知母、黄柏等一起服用治阴虚骨蒸潮热 4、熟地与何首乌一起服用可以治精血亏虚白发等。 5、与当归、川芎以及白芍一起使用,能够治疗血虚,心悸,眩晕,以及失眠和月经不调。 6、与远志、酸枣仁同用,可以治疗安神血虚; 7、与生地一起合用,可以补益,又能清热,对治疗阴血兼有热象的病症有很大的作用。 8、须发早白 熟地也有副作用 熟地黄吃多了会有碍消化,使得痰多,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为防其腻滞,可酌加陈皮或砂仁。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熟地,以免引起不良分反应,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要尽快就医。 |
|
来自: 我爱一副美丽图 > 《常用的中药名称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