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壶壶嘴分类图解

 涂鸦吧 2017-08-10

紫砂壶壶嘴分类图解

紫砂壶平口嘴、包口嘴、舌口嘴

紫砂茗壶的嘴,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胥出自然的称“暗接”。如汉扁壶把,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形成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注水七寸而不泛花,直泻杯底无声响,这与壶嘴壁薄、光滑、壶体孔眼、壶嘴眼、壶盖孔眼有着密切的关系。

紫砂壶壶嘴分类图解

紫砂壶整体构造图解

紫砂壶嘴依据传统模式通常分为五种: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和流。

“一弯嘴”形似鸟喙,俗称“一啄嘴”,故名一喙嘴。

紫砂壶壶嘴分类图解

紫砂壶一弯嘴明接、一弯嘴暗接

“二弯嘴”根部较大,出水流畅,用于一般紫砂壶。

紫砂壶壶嘴分类图解

紫砂壶二弯嘴、二弯嘴明接

“三弯嘴”亦称“三节嘴”,源于铜锡壶造型,早期壶式使用较多。基本按照三个阶段划分,但也有一种嘴,在这样的嘴头部分,再翻转一个弯,也就可以看到四节的样子,有三个弧度,亦称为三弯嘴。

紫砂壶壶嘴分类图解

紫砂壶三弯嘴明接、三弯嘴暗接

直嘴:形制简洁,出水畅,明接和暗接处理都有。

紫砂壶壶嘴分类图解

紫砂壶直嘴暗接、直嘴明接

流,又叫鸭嘴,近代流行,源于奶杯造型,多用于茶具、咖啡、奶杯。

嘴式是紫砂壶器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出水通畅而不涎水,注水七寸而不泛花,直泻杯底而无声响。故紫砂壶嘴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嘴式的长短、粗细及安装位置都要恰当,壶嘴内壁需光滑畅通,出水流畅,收水时不滴水、不流水。壶嘴根部的出水眼,多为独眼,因易被茶叶堵塞,从清代中期做成网眼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