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蝤蛑』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17-08-10

《温州商报》2011915日刊登“转型像‘蝤蠓蜕壳’”。《温州都市报》2013823日刊登“大潮卷走大量蝤蠓”。他们写成这样的“蝤蠓”是不规范的,标准的写法应该是“蝤蛑”。

《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只收录“蝤蛑”,而没有收“蝤蠓”。因温州方言的发音接近“蝤蠓”两字的声音,所以许多人都把“蝤蛑”写作“蝤蠓”。不过《汉语大词典》中收录“蝤蛑”之外,又收“蝤蠓”,而“蝤蠓”书证仅仅一例:《羊城晚报》1983.12.29:“她知道我离乡日久,爱吃飞云江中有名的海鲜,如肥美的螃蟹(当地人称为蝤蠓,台湾人称为)……使我惊故乡海味之奇美。”其释义为“方言。螃蟹。”一看这书证,发现也是温州人说的话。可见“蝤蠓”的写法,是一些温州人的习惯。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蝤蛑大者长尺馀,两螯至强,八月能与虎斗,虎不如。随大潮退壳,一退一长。”宋苏轼《丁公默送蝤蛑》:“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本草纲目》:“其扁而最大,后足阔者,名蝤蛑。南人谓之拨棹子,以其后脚如棹也。一名,随潮退壳,一退一长。其大者如升,小者如盏碟,两螯如手,所以异于众蟹也。其力至强,八月能与虎斗,虎不及也。”

汉语中有一个“一蟹不如一蟹”的成语故事,其中也说到蝤蛑。宋无名氏《圣宋掇遗》:“陶谷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以其嗜蟹,自蝤蛑至蟛蚏,凡罗列十余种。谷笑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这里的“一蟹不如一蟹”原意是说螃蟹一只不如一只。后来,人们将其引为成语,常用来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有每况愈下之意。宋苏轼《艾子杂说》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艾子行于海上,初见蝤蛑,继见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体愈小,因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陶谷(903-970)生活的时期在苏轼(1037-1101)之前,应该是苏轼借用陶谷的话。因此这句俏皮话的版权应该归陶谷所有。从以上这些书证,我们就知道古人都是写作“蝤蛑”的。 

“蠓”是什么呢?“蠓”是一种昆虫,是很小的飞虫,黑色或褐色,会吸食人畜的血液。它停留在我们的脚腿手臂上,我们都不会有感觉,等有感觉了,它已经吸饱了血。被叮以后,会觉得奇痒难受。温州人叫它蠓烟,或蠓虫细烟。因此,它与蟹类的“蝤蛑”是毫不搭界的。

蝤蛑是什么样子的蟹呢?《辞海》释义说:“蝤蛑,即‘梭子蟹’”。又说“梭子蟹,也称‘蝤蛑’”。从《辞海》的解释看来,“蝤蛑”就是“梭子蟹”;“梭子蟹”就是“蝤蛑”。这样的释义显然是不确切的。大概这个条目的编写者不是海边人,他没有吃过蝤蛑与江蟹。温州人是把蝤蛑与江蟹区分得很清的。我们温州人把“梭子蟹”叫作“江蟹”。“江蟹”头胸甲两侧有长棘,略呈梭形,故称“梭子蟹”,又表面有三个显着的疣状隆起,故又称“三疣梭子蟹”等。其背壳常呈暗紫色,有青白色斑。其螯足较长大,而蝤蛑的壳较之江蟹稍椭圆,常呈青绿色,其螯足较粗壮而短。江蟹常成群栖息浅海海底,而蝤蛑它栖息于海边海岸线边缘,穴居于海滩边沿的泥涂中。江蟹与蝤蛑离开海水后不会马上死亡,原因是它的鳃片可以储存水分,离开海水后仍然能呼吸。但是江蟹离开海水后,成活的时间很短促,而蝤蛑则不然,在它身体上用泥裹好,保持湿润,成活时间较长。无论从形状、颜色、习性、吃起来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在菜市场里卖相也是不一样的,江蟹是没有用什么绳子捆绑的,放在箩筐里或脚盆里,而且干干净净,让采购者挑选;而蝤蛑是用绳子捆绑得严严实实的,甚至有的还用泥巴沾起来,采购者很难看清楚的。

“蝤蛑”上海人叫“青蟹”,福建、台湾人叫“”,或“红”,其他地区当然还有许多不同的叫法。 

再说一下“蝤蛑”的读音问题。查《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作“youmou,而《辞海》《汉语大词典》却注音作“jiumou”。我不知道什么地方有叫作“jiumou”的,也许古代有什么地方是叫作“jiumou”的。对这一点我还没有搞清楚。

蝤蛑在古籍中还有称作“蝤蝥”、“蝤媒”的,甚至还有称作“蛑蝤”的,但没有看到称作“蝤蠓”的。(沈洪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