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家精要丨徐笨人:扬快速针刺法辟取穴新途径

 岚岫斋 2017-08-10


作者简介

徐笨人,男,辽宁省昌图县人,生于1928年。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西医内科专业。1958年在湖北省中医学院学习中医三年,1962年初分配到空军沈阳医院从事中医工作,他热衷于钻研针灸技术,曾著《快速针刺疗法》,与葛书翰合著《临床针灸学》,并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25例疗效观察”一文,获1982年空军科技成果一等奖;1983年研制成“便携式电火针”。曾先后在军内外举办快速针刺法培训班二十余期,推广快速针刺法。历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全军针灸组长,空军卫生部科委会委员,空军沈阳医院针灸科主任军医。 



扬快速针刺法   辟取穴新途径

——徐笨人临证经验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一、发扬快速针刺法


快速针刺,前人称为疾刺。在临证实践中,徐氏从明代医家徐凤《针灸大全》“下针麻重即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的论述中得到了很大启示,经过反复实践,改进了一般针刺时穴位多,留针时间长等问题,在传统的针刺疗法基础上,发展了快速针刺法,这种方法有以下特点:


(1)取穴少而精:对每种疾病找出主要矛盾,根据病情选出解决主要矛盾的一、两个穴位进行治疗。


①中风偏瘫    他认为针刺疗效取决于针感,只有达到要求的针感,才能取得较好疗效。所以他仅选用颈部的扶突下肢的环跳二穴,要求针感似闪电样传至手、足。因为脑血栓形成半身不遂,多为经络气血阻滞所致。扶突穴属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环跳穴为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刺此二穴可通调阳经之气血,使经脉循行恢复常度。从解剖学来看,针刺扶突穴可刺到臂丛神经,能激发上肢神经的兴奋性。针刺环跳穴可刺到坐骨神经,能激发下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促进了上、下肢功能的恢复。以此法治疗脑血栓形成104例总有效率为91.3%。


②癔病性失语   多由于七情过用,以致气机运行失于通畅,故失言不语。徐氏治此证仅需用扶突穴,针感要达到似闪电样传至手,有的病人当即说话,效果甚佳。此穴有调气和血,清利咽喉之效。


③徐氏治癫痫采用较独特的针刺方法,仅大椎一穴,即收到明显疗效。大椎位于督脉,由于督脉分布于脑、背部位,又与足厥阴肝经交会于头巅,故督脉为人体诸阳之总汇。针刺大椎穴,能激发督脉的经气、调整和振奋全身的阳气,使经络疏通。他认为,针刺时必须出现触电样针感传至肢体,才能收到较好疗效。如仅仅局部有胀痛,则疗效不佳。曾用针刺大椎穴治疗癲痫95例,总有效率达72.6%。


(2)进针快而痛轻: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迅速透入皮肤,再刺向深层,以减轻患者痛感。


(3)进针深,透穴多:有些常用穴位,在进针深度上,有所改进,如四白,下关、曲池等穴,均要求针到一定深度,产生特有的针感时,方可奏效。并多选用透穴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多针的痛苦。如曲池透少海,一针可透四穴(曲池、尺泽、曲泽、少海);耳门透听会,一针透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及风池透风池(左、右);内关透外关;合谷透后溪等。


(4)强刺激,不留针:当患者出现明显的酸、麻、胀或触电样感觉后,即出针。由于进针部位较深(不安全部位除外),刺激较强,因此提髙了疗效,并可大大提髙工作效率,节省就医者时间。


当然,具体情况要做具体对待,体弱患者,刺激手法应较轻;若某些疼痛病患者,出针即痛,留针时不痛,也可留针。总之,要灵活运用。


二、用经络学说与穴位局部解剖相结合的观点选穴


徐氏针刺治疗顽疾时,在选取穴位上把经络学说与穴位局部解剖知识结合起来,别开新路,疗效显著。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被称为“恐怖”之症,临床治疗上虽采取针刺、药物封闭、手术等疗法,但效果不理想。徐氏考虑到经络学说的整体观念,又考虑支配病变部位的神经走行,发现通过针刺下关穴能直接刺激受累的三叉神经分支,得气迅速,且针感强烈。根据这个原理,除下关穴外,又选择了鱼腰(眶上孔)、四白(眶下孔)、夹承浆(颏孔)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即:三叉神经Ⅰ支痛:取鱼腰,从患侧眉中处30度角向内下方刺入,有触电样感传至前额时,提插20〜50次。Ⅱ支痛:取四白,从患侧四白穴约45度角斜向后上方针入,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上唇时,提插20〜50次。Ⅲ支痛:取下关,从患侧下关穴向对侧后上方刺入,当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下颌或舌根时,提插20〜50次。如下关穴疗效不明显时,可配用夹承浆穴,即从患侧夹承浆穴约30度角向前下方刺入,当触电样针感传至下唇时,提插20〜50次。如:张XX,1974年右眼眶上部呈闪电样和撕裂样疼痛,每日发作50〜60次,四季怕风,甚至雪花落在患处都疼痛发作,吃饭、喝水极为困难,经十四所医院检查,均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曾经8年时间的多方治疗,疗效不佳。1982年来我科针刺治疗。采用上述方法,仅针2次,疼痛消失。一疗程〔10天)治愈,四年后随访仍未复发。1983年经随访观察1000例患者。近期治愈率为49.6%,有效率为99.1%。


(2)顽固性呃逆:是由于膈神经受到刺激引起的膈肌痉挛。采用简单疗法〔摒气、吞咽食物、迅速饮水等)和一般针刺均不易显效。在治疗上,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人体解剖与针刺穴位紧密结合,运用针刺直接抑制膈神经,制止膈神经异常兴奋以从根本上解除膈肌痉挛。取穴:扶突。针法:用1寸针水平向颈椎方向刺0.5〜0.8寸,针感似触电样麻至手指时,提插几下,出针。膈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深部,它位于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由颈3〜5神经的前支构成。而扶突穴的深部恰有颈4〜5神经的前支通过,所以选取此穴,可直接抑制膈神经的兴奋性,以达到降逆解痉之目的。


(3)慢性前列腺炎:西医多采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不易进入前列腺内,加之病灶周围硬化,不利于药物向病灶内扩散,因而严重影响药物疗效。徐氏采用针法刺激盆神经丛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取主穴会阳,配肾俞穴。针法:会阳穴用2寸针直刺,当会阴部出现酸胀时,提插3〜5次后出针。肾俞穴用2寸针斜向脊椎方向刺入,待局部有酸胀感时,提插3〜5次后出针。会阳与肾俞二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刺之可通经活络,调补肾气。从解剖学角度看,通过会阳穴,可以刺激到深部支配前列腺的盆丛或其分支前列腺丛神经。盆丛是副交感纤维和交感纤维构成的植物神经丛,位于骶椎的前方,在直肠与前列腺的两侧。当盆丛受到刺激时,可增强神经的调节功能,促使局部血运加快,炎症吸收,使疾病得以痊愈。用此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5例,总有效率为80%。


三、改制便携式电火针治疗皮肤病


1985年徐氏与有关厂家协作将原始的用酒精灯烧红针尖的火针针具,改制成“便携式电火针”。当按压指下开关,火针即发热变红,而停按开关则断电冷却,使用非常方便,间断操作几小时,针柄不烫手,且体积小,便于携带,省时、省事,疗效确切。对一些皮肤病的医治效果显著。如:崔X,于十年前右眼眉外侧长一黑色肿物,初起似高粱米粒大,渐增至黄豆大,同时在附近又新生二个小肿物。皮肤科检查诊断为“色素痣”,曾用药物外涂及冷冻治疗无效,经用火针局部点刺至色素痣基底部。二个月后随访,色素痣脱落,完全恢复正常。用电火针治疗627例皮肤病,经随访观察,对寻常疣、扁平疣、色素痣、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达100%,对鸡眼的治疗,也取得较好疗效。


四、巧用整复手法治疗肋软骨炎


由于肋软骨局部受暴力撞击或劳动过度牵拉,造成肋软骨与肋骨接合处错位,导致气血瘀滞,肿胀疼痛。徐氏在治疗上,采用独特的复位手法,收到较好疗效。治疗方法:患者面向椅背,两腿分开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头上。医生站在患者背后,双臂放在患者腋下,令患者深吸气后停止呼气,此时医生用双臂向后上方,上提牵引患者的双肩,使肩关节呈150〜160度角时为止。并以欲合先离为原则,再牵引离开重新对位。对位合缝后则气血通畅,有的患者当即痛止。例如贺XX,于1973年左胸部被撞击后,经常疼痛,口服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1980年经市X院外科检查确诊为“肋软骨炎”。检查:左侧第四、五肋软骨处约有卵黄大隆起,局部压痛(++),化验白细胞在正常范围。经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当即疼痛消失,二年后随访,已恢复健康。运用此手法治疗肋软骨炎71例,治愈率达49.3%,有效率达88.7%。


二、医案选


例1:呕吐(贲门痉挛)

张XX,男,52岁,管理员,1973年8月10日初诊。

1972年开始有食道下端堵塞感,进食后呕吐,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曾到医科大学检査确诊为“贲门痉挛”,同年做“贲门扩张”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1973年5月,因情绪紧张,症状又复发,每餐仅食一两,食后即吐,并伴上腹部疼痛。放射线钡餐摄片检査食道下端有1cm的狭窄部,上端逐渐扩张,呈鼠尾状,诊断:贲门痉挛。证属胃气上逆。治宜宽胸利气,降逆止呕。


处方:扶突、内关。


治疗经过:针治三个疗程(扨次为一疗程),每餐可食二、三两,有时吐清水少许。

【按】此病经手术治疗后再次复发而采用针刺疗法又取得满意疗效。其要点是:针刺扶突穴,做到似触电样计感传至手指时,提插几下出针,一般针刺一侧穴位即可。配合内关穴,以加强其宽胸降逆之疗效。


例2:青盲(视神经萎缩)

崔X,女,36岁,工人,1970年4月27日初诊。

1970年2月高烧后第二天,发现双眼视物不清,曾到X医院眼科检查诊断为“视神经萎缩初期”,经口服大量维生素,肌注ATP治疗,未见好转。眼科检查:双视神经乳头颞侧苍白,鼻侧稍淡,血管略细。辨证为肾阴不足,精不荣目。治以养阴益肾明目法。


处方:主穴:双球后、翳明,配穴:三阴交。


治疗经过:针治五个疗程,双眼视力已恢复1.0,八年后随访,双眼视力已达1.2。

【按】针刺球后时,患者应有眼球酸胀及突出感,这时立即出针。配三阴交穴,以滋补肝肾阴亏之不足,合用有通经活络,养阴益肾之作用。


例3:干性湿疹(神经性皮炎)

王XX,女3名岁,教员,1966年11月25日初诊。

1964年冬左现后起皮疹,逐渐扩大,奇痒影响睡眠。以后又发现右肘后及左腿弯亦起同样皮疹,且皮肤变厚、粗糙。经本院皮肤科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曾用口服药及外用药治疗无效。又经放射治疗二个月,亦无效。因白细胞减少,故请求针刺治疗。检查:左腿部有5x8cm、颌下有4x7cm,右肘部有7x8cm,左膝外侧有5x5cm,边界清楚,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粗糙的浅褐色圆形病灶。辨证为风客经络,气血失和。治以疏风活络,调和气血法。


处方:曲池、足三里。病灶处施用梅花针。


治疗经过:针后六个疗程,左膝外侧色素沉着区明显缩小,其他患处全部治愈。1986年随访十八年未再复发。

【按】梅花针叩击患处皮肤,使之潮红,轻微出血为度,以健脾利湿,养血疏风。取双曲池、足三里用泻法,以调和气血,共奏通调脏腑机能之效。


例4:瘘症(脊髓空洞症)

吕XX,男,20岁,战士,1972年10月14日初诊。

1970年发现右手经常麻木,后右上肢感无力。一月前右手不慎被开水烫伤,但自己未感疼痛,故送我院治疗。检查:右颈神经1〜2节段痛觉迟钝,右颈3〜胸7,神经节段痛觉消失,触觉迟钝,肱二头肌反射右<>


处方:大椎、右曲池。


治疗经过:针七个疗程,经神经科检查,除背部痛觉稍有迟钝外,右颈1〜胸7的胸侧痛觉已恢复正常,肱二头肌反射明显好转,肌萎缩无进展。

【按】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可宣通诸阳经之气而调和全身气血,疏通上下经气。针治时,当患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肢体,应立即出针,勿反复提插。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俞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故配合以疏筋活络。


例5:头痛(枕大神经痛)

徐XX,女,26岁,工入,1975年4月24日初诊。

近一周无诱因,突然左侧耳后与枕部阵发性剧痛。几分钟发作1次,午后疼痛加重,呈针刺样,不敢活动头部。一次口服四片止痛片亦不缓解。曾到X医院神经科检查,诊断为“枕大神经痛”,口服巴氏合剂与止痛片镇痛亦无效,故请求针刺治疗。辨证为气滞血瘀,经气不畅。治宜:疏通经络,行气止痛。


处方:左风池。


治疗经过:针刺4次,疼痛完全消失。

【按】本病沿枕大神经分布区肌肉痉挛,刺痛,对触觉极为敏感。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头之两侧,因此采用强刺激手法,使针感麻胀为主,并可向上放散至头顶,而取得较好疗效。



读而思

duersi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