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侧耳后疼痛可考虑枕小神经问题

 玄德玄同 2024-04-26 发布于上海

枕小神经阻滞术(lesser occipital nerve block)

1)应用解剖

颈浅丛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处颈椎横突前方颈动脉鞘后方附近有颈深淋巴结。枕小神经为感觉神经,是颈浅丛的分支,由颈2脊神经的前支纤维构成。自胸锁乳突肌后缘浅出后,沿该肌后缘向后上方行至枕部,分布于枕外侧部、乳突及耳郭背面上1/3皮肤。颧弓以上的头皮后部为第3枕神经(3颈神经)及枕大神经(2颈神经),侧面向前依次为枕小神经(2颈神经)、耳颞神经、颧颞神经、颧面神经、泪腺神经、眶上神经及滑车上神经。枕大神经与眶上神经分布区的分界线为两耳间冠状平面。耳大神经分布在耳垂下方的一部分颈部皮肤、耳廓下半的前后面。耳后乳突部上下及耳后上部的头皮皆由枕小神经分布。

2)枕小神经痛lesser occipital neuralgia

临床不多见常与头痛密切相关 ,患者为一侧头痛史有的可以觉得在耳后,范围大小不一有的不能说清楚疼痛部位。

性质为隐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剧烈者难以入眠。急性者仅有数日病史,慢性患者可长达数年,无其他眼、耳、口、鼻等处可诱发头痛的病史。

头部外观正常外耳正常可以查见的阳性体征仅为在耳后及头皮枕小神经分布区内有刺痛过敏或减退的体征其他体征均为阴性。

查体

如果仅查到枕小神经分布区有痛觉改变四邻正常未发现有可疑的足以引起神经痛的其他原发病灶,即可确定诊断。

同时查有枕大神经(2颈神经后支)分布区痛觉改变,须考虑是第2颈神经根未分成前后支以前在第1颈椎之间的一段病变,或是互不相干而同时有枕大神经痛。此时可再查看第2颈神经其他分布区的情况。

12颈椎之间与下方的活动脊椎之间的连接不同, 没有形成骨性椎间孔通过的神经不易在此处受到卡压。如同时查有耳大神经(2颈神经)分布区痛觉改变, 须注意是在第2颈神经前支未进入颈丛以前的部分病变或是互不相干而同时存在的两种皮神经痛。

可能遇到枕大、枕小、耳大3支神经同时有阳性体征。此时, 再检查颈前皮神经分布区的痛觉。下颌下缘以下的颈前部皮肤由颈前皮神经分布,由第23颈神经前支组成, 从颈浅丛分出。如果含有第2颈神经的任何一支皮神经正常即可排除神经根的病变最后定性为某一支原发性神经痛。

对于同时并发有枕大、耳大及耳颞神经中的1~3支的神经痛,

鉴别诊断要注意偏头痛。有一些医生对头部一侧疼痛的病人因未认识到皮神经痛的问题经检查未见有阳性体征包括CTMRI头颅部检查即诊断为偏头痛。

诊断为枕小神经痛的病例,皆采取局部注射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即时证实。如果有相邻的2支以上皮神经同时受累检查时有疑问,也可先试行注射其中1支作为诊断性试验。如果失败再考虑其他方法检查包括手术探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3)操作方法

1)体位:俯卧位

2)穿刺点 在枕大神经外2.5cm,上项线。注射部位在枕小神经穿过颈深筋膜包围层处。在下颌部转向对侧时可清晰摸到胸锁乳突肌后缘沿其作引线定位,于该肌后缘上中三分之一交点向上朝向乳突后方进针先进入筋膜深处沿肌纤维浅面向上进针至上项线平面同时逐步注入半量药液。再退回针头至皮下再在同一线路上的皮下组织中进针同时注入余量药液。这样不论神经穿过深筋膜的位置高低如何变化皆不至于被遗漏。一般注射后5~10分钟内产生效果。

3)方法 常规皮肤消毒,进针点位于枕大神经点外侧2.5cm处的上项线上,此处常有压痛点,垂直刺至骨膜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2~3ml ()

4)适应证

急性项枕部神经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性颈部综合征。

5)并发症

一般无严重并发症,因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阻滞后压迫数分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