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神经痛表现为枕部和项区上部的疼痛,按症状分类常被列入头痛,其主要原因为枕部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头后痛,项僵等症状和体征。临床上以30~50岁患者多见,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多在秋末冬初,可能与寒冷有关。 对引起枕神经痛的相关神经,临床上认识并不一致;多数认为与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受刺激有关,亦有学者将耳大神经或枕下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受刺激所产生的症状列入枕神经痛范畴。 枕大神经是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第二颈神经后支粗大,自寰椎后弓与枢椎椎弓板之间穿出,绕头下斜肌下缘,分成两支。内侧支为枕大神经,穿头半棘肌、斜方肌的枕骨起腱,伴枕动脉分布于枕部和项部的皮肤。在第二颈神经及枕大神经的穿行过程中,有数处是容易形成神经卡压和绞勒的潜在部位。 枕下神经是第一颈神经后支,经寰椎后弓上方与椎动脉之间穿出,支配枕下三角诸肌。 第三枕神经是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于项区上部皮肤。 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属颈丛的皮支,均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前者沿胸锁乳突肌后缘行向上,分布于枕部。后者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上行,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枕神经痛的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颈椎病,椎管内病变,损伤或感染性神经炎等有关。但多数学者认为伏案工作,过度劳累或枕部受凉是引起本病的诱发因素,上述因素引起颈项局部肌痉挛,筋膜劳损,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出现组织变性和粘连,使潜在的神经卡压和绞勒点由于结构发生变化而压迫和刺激枕部神经,导致症状发生。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1.疼痛:多发生于一侧枕部及项区上份,向头顶、项区和耳后放射;枕项部疼痛多为发作性,每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每次历时数秒,间歇期正常,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亦有表现为持续性疼痛,疼痛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电击样痛,或呈锐痛,涨痛,跳痛。疼痛程度多为中等度,个别患者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疼痛可为自发性,亦可因头颈部运动、喷嚏等使疼痛加重或诱发。故发作时病人常保持头部不动,或使头略向后侧方倾斜以缓解疼痛。 2.压痛:枕大神经压痛点位于枕个隆突与乳突连线的内1/3与中1/3的交界处。枕小神经压痛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上份。疼痛发作时并可触及局部肌痉挛。 二、刃针治疗 枕神经痛刃针治疗表:
北京特色东方医药研究院 2017年7月份培训班: 1、刃针治疗颈臂腰腿痛临床进修班92期于7月12日报到,13-24日上课。 2、鹿鸣中医—第三期中医基础培训班于7月24日报到,25-29日上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