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刃针治疗枕颈痛

 昵称1731278 2017-06-23

    枕神经痛表现为枕部和项区上部的疼痛,按症状分类常被列入头痛,其主要原因为枕部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头后痛,项僵等症状和体征。临床上以30~50岁患者多见,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多在秋末冬初,可能与寒冷有关。

对引起枕神经痛的相关神经,临床上认识并不一致;多数认为与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受刺激有关,亦有学者将耳大神经或枕下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受刺激所产生的症状列入枕神经痛范畴。

枕大神经是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第二颈神经后支粗大,自寰椎后弓与枢椎椎弓板之间穿出,绕头下斜肌下缘,分成两支。内侧支为枕大神经,穿头半棘肌、斜方肌的枕骨起腱,伴枕动脉分布于枕部和项部的皮肤。在第二颈神经及枕大神经的穿行过程中,有数处是容易形成神经卡压和绞勒的潜在部位。


枕下神经是第一颈神经后支,经寰椎后弓上方与椎动脉之间穿出,支配枕下三角诸肌。

第三枕神经是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于项区上部皮肤。

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属颈丛的皮支,均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前者沿胸锁乳突肌后缘行向上,分布于枕部。后者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上行,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枕神经痛的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颈椎病,椎管内病变,损伤或感染性神经炎等有关。但多数学者认为伏案工作,过度劳累或枕部受凉是引起本病的诱发因素,上述因素引起颈项局部肌痉挛,筋膜劳损,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出现组织变性和粘连,使潜在的神经卡压和绞勒点由于结构发生变化而压迫和刺激枕部神经,导致症状发生。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1.疼痛:多发生于一侧枕部及项区上份,向头顶、项区和耳后放射;枕项部疼痛多为发作性,每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每次历时数秒,间歇期正常,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亦有表现为持续性疼痛,疼痛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电击样痛,或呈锐痛,涨痛,跳痛。疼痛程度多为中等度,个别患者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疼痛可为自发性,亦可因头颈部运动、喷嚏等使疼痛加重或诱发。故发作时病人常保持头部不动,或使头略向后侧方倾斜以缓解疼痛。

2.压痛:枕大神经压痛点位于枕个隆突与乳突连线的内1/3与中1/3的交界处。枕小神经压痛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上份。疼痛发作时并可触及局部肌痉挛。

二、刃针治疗

 枕神经痛刃针治疗表:

患者

姿势

1、坐姿,颈向前屈,抱臂支撑额部或以物撑垫或使用组合式刃针治疗椅。2、或俯卧,颈前垫一低枕。

 

 

治疗点

1、枕项部神经出口或压痛硬结处:①枕大神经出口:斜方肌上项线下方起点。②枕小神经:胸锁乳突肌在乳突外上方和上项线外侧止腱。2、枕下肌起止点:①枢椎棘突(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起点);②下项线(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止点)。3、斜方肌腱膜、项筋膜,痛点、硬结、紧张处。

针刃

方向

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处与神经走向的长轴一致。胸锁乳突肌和附近肌痉挛压痛处,与肌纤维的走向一致。

层次结构

枕神经处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筋膜、和颅骨外膜(枕动、静和枕大神经分布在枕区、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分布在耳后)。

运针

手法

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压痛点处沿神经长轴,做纵行推动、纵行摆动和纵行切刺。肌痉挛压痛处,做纵行和横行抖针,有硬结处做切刺针法。

辅助治疗

头部按摩,拿五经,肌痉挛处弹拨、拿捏。

 

注意事项

1、乳突后缘的内侧和枕大神经出口处有枕动脉、静脉行走,切勿损伤。2、枕下肌起止点附近骨面靠近椎管上端和枕骨大孔,容易伤及延髓和脊髓上段,刺入需谨慎。运针手法的幅度不宜过大。

 北京特色东方医药研究院 2017年7月份培训班:

1、刃针治疗颈臂腰腿痛临床进修班92期于7月12日报到,13-24日上课。

2、鹿鸣中医—第三期中医基础培训班于7月24日报到,25-29日上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