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视频教你怎么鉴定明清铜胎掐丝珐琅彩

 自华居 2017-08-10

点击播放GIF/1K

陶鬲的早期是平口无耳,它的腿短底下没法添薪火,于是呢上面加一个绳索形的耳朵,用棍子或是绳子吊起来就可以煮熟食物了。所以这件宣德炉虽然看着像冲耳炉,但它实际上是鬲式炉。

点击播放GIF/1K

这是宣德年间的真正的宣德炉,不过它是珐琅器。器物上像火一样红的矿物料,只有在永宣的时候才有。元朝的蒙古人从西亚俘虏匠人和原材料,带回咱们祖国,所以这些器物的工艺也和原材料都是进口的。

珐琅制造工艺自元代由西亚传入中国,其富丽堂皇、热烈华贵的艺术格调,自技术引进伊始,便成为皇家工艺美术的重要一只,经明至清,制造不辍。

点击播放GIF/2K

胎的主体是铸造的,足部和口部是镶嵌。由黄铜整体铸造的炉,听其声,是一体化的。而这种镶足、镶口、镶耳的炉,就是另一种声音。

鎏金虽然已经剥落,但仍能看出,金水一部分是永宣时期刷上去的,一部分则是康雍乾时期后补的。因为明代的金发红,而清三代的金发黄。

点击播放GIF/2K

乾隆皇帝喜欢鉴赏和写文,来欣赏收藏。而宣德皇帝是喜欢鉴赏和自己动手做器物。两个皇帝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器物也有所不同。乾隆时期国家富足,乾隆皇帝又好古,导致许多器物奢靡,宣德时期国家处于一个创业时期,皇家文化讲究体现品质高雅。同样是珐琅器,只有永宣时候最为雅致。所以国内外的博物馆、大藏家都以追求这样的帝王之器,作为他们收藏和作学术最为推崇的国宝。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