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历史上皇帝集权的那些工具:内阁、军机处、南书房和厂卫制度

 金色年华554 2017-08-11

众所周知,明清两朝是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时代,明清皇帝为了收权与自己,在废除丞相制度之外,还采取了诸多的措施维护皇权的独尊。

1、内阁

明清历史上皇帝集权的那些工具:内阁、军机处、南书房和厂卫制度

明朝

明朝内阁是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清朝设有内阁,但是内阁职权不如明朝显赫。

2、军机处

明清历史上皇帝集权的那些工具:内阁、军机处、南书房和厂卫制度

军机处

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于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3、南书房

明清历史上皇帝集权的那些工具:内阁、军机处、南书房和厂卫制度

南书房

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以待,名南书房。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

4、厂卫制度

明清历史上皇帝集权的那些工具:内阁、军机处、南书房和厂卫制度

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洪武十五年,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东厂是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