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 | 为什么你习惯性地感受到压力、焦虑、恐惧?

 秦岭之尖 2017-08-11

播放GIF

1

我的母亲是一名家庭妇女,没有上过高中,但却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从大学起,我便养成了每天给妈妈打电话的习惯。她天生会倾听,懂得倾听,能够让我在遇到多么棘手的事情都可以有人陪伴。很多人给父母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而我则往往再遇到压力、焦虑、任何不好的事情时拿起电话。

考完研回家的第一晚,我跟妈妈聊起学校琐事。我说在大学谈恋爱了,然后这半年正好失恋了,就这么一边失恋一边复习,可能发挥不理想。妈妈突然伸过手来搂着我,说:“这段日子肯定特别难受吧,又伤心又疲惫,你太不容易了。”我终于找到机会痛快哭了一场,哔哩吧啦倾诉了一宿,而我妈自始至终并没有给我什么评判,一直认真地听着。我很感激她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牢骚:

“就知道你不学好,拿钱让你在学校学习,你去谈什么恋爱。”

或者“谈什么谈,毕业还不一样分手啊。”

又或者“看吧看吧,考不上我跟你爸可不管,到时候工作找不到别找我们。”

而生完孩子后,我妈妈的共情能力又很明显地表现在她对我女儿窝窝的抚育上。每次换尿布的时候,我妈都会一边跟窝窝对话,一边忙手上的事。在窝窝看我的时候,我妈会一直提醒我要跟她对视,别看手机,要专心,要不然窝窝会伤心的。

我清楚记得窝窝40多天时,晚上闹觉不睡觉,我跟老公觉得小孩太难搞了有点儿崩溃,我妈过来抱起窝窝说:“她一定是肚子不舒服,所以才哭的。小家伙不会表达多可怜啊,你们不要烦她,她会伤心的。”然后就一直抱着,抚摸了一夜。我这专业心理咨询师都自愧不如。

2

很多人远远没有我这么幸运,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与母亲并没有建立深度的连接感,也很难向母亲打开内心。他们从母亲甚至任何人那里都得不到想要的安全感,于是变得越来越孤单,越来越不愿社交。

共情能力,是一个人能够理解他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力能够让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行为。事实上,共情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我们大多数人有意或无意地压抑了这种能力,连给自己调节情绪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对他人的事情感同身受了。

可人是社会性的,每个人必然会与他人发生关系,爱情的、婚姻的、工作的、友情的、亲子的……一个不会共情的人,不善于处理任何与他人产生的情感联系,生活也会是一滩烂泥。

一朋友和老公是全职白领,成家三年,没有孩子。俩人都算是中层领导,天天应酬,很是疲惫。在工作中,俩人都表现很好,薪酬也甚是满意。正是各自都不愿让步,所以迟迟未造娃,谁都不愿意从工作中分部分精力用在家庭上。每天回到家,都摊在床上玩手机,各忙各的。

虽然结婚三年,可爱情的味道已经在生活中慢慢磨尽。一起吃饭时,他俩次次互掐,听的人很头疼。即使是很小的问题都可以演化成矛盾,而俩人都认为对方是罪魁祸首,自己是无辜的。

不具共情能力的认,跟谁结婚都会让自己的婚姻关系步入同样的境地。他们把婚姻的围墙看作是战场,区别只是跟谁博弈而已。这样的婚姻关系在我们身边不在少数。其实,任何一方多倾听些,给予多于索取,在对方身上多点情感投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

而压力、焦虑、恐惧感也一样,不具积极性的处理方式也会带来弥漫性的灾害。

这个社会谁没点压力啊?可区别就在于处理的方式上。方式不同,刺激身体释放的化学物质也会不同。比如吃甜食会释放多巴胺,而慢跑则会释放内啡肽和血清素。相比吃东西,跑步可以让自己产生更持久的快乐感。

有些人每逢焦虑必暴食。心理学上也证明了,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时,会倾向于选择一些对身体并不健康的事情。这个群体还不在少数,工作压力大了,约饭;失恋了,狂吃海喝,而且尤其是热量高的食物;失业了,用吃弥补失落和空虚。

可是,压力状态下,我们的身体会保存脂肪。在高压下,我们会改变自己对于饱腹感的感知能力,减缓代谢,并进一步渴求更多的高糖高脂肪食物。

跑步相对暴食而言,激发身体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帮助我们减缓压力。虽然作用比暴食长久,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你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处理方式。如果你有公众演讲的焦虑,一次演讲前,特别紧张害怕,于是天天你跑步,可以短期内让自己平静。可第二天还会紧张。直到演讲结束。而下一次演讲来临前,你依旧会紧张害怕。这件事情唤起的你的处理方式是不变的。

有些人抱着“逃避心理”,遇到问题就躲,遇到压力就逃。工作压力大,那就辞职;爱情太窒息,那就分手;婚姻太无味,那就离婚。仿佛把这个坏东西从生活中除去,你就可以幸福安康了。可事实上逃避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4

要想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大脑的思维方式,让事情本身就成为激发你产生良好化学物质的刺激物。共情力显然可以做到这一点。当一个人被共情连接时,他的神经化学物质就会发生转变。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会取代压力激素,压力随之消散。

一个人的共情能力是否处于休眠状态,是否可以在生活中表现出倾听和良好的感知力,取决于早年的经历。我们都是自己故事的创作者。童年时期,我们根据身边人的反馈形成自己的故事、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怎样反应会得到积极的爱、我如何表现才会躲避伤害等。

但是如果对我们而言那些有意义的人带着偏见给我们反馈,那我们其实是面对一面扭曲的镜子,这样,我们所写作的内部故事就都是虚构的。这种虚构对我们自身而言还是非常有伤害性的。

我们会倾向于记住自己受到的伤害,而对于获得的爱和称赞那并不会印象深刻。这些伤害会形成情感记忆,储存起来,在以后遇到类似伤害时,便会启动规避伤害-自我保护模式。所以,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拥有的不好的记忆,会成为成年生活的炸弹因子,在遇到给自己压力的处境时,就会爆炸。

如何解压?找一个真正理解你的,让你信任的人去倾诉。我们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治愈伤痛。没有他人的帮助,我们只能不断重复固有的思维模式,深陷压力、焦虑、恐惧这样的情绪泥潭无法自拔。

有这么一个人对你的压力感受进行共情式倾听,你才可以消除过激的情绪,接下来理性面对现实,思考对错与对策。毕竟当我们压力很大、精疲力尽的时候,我们根本就不会去考虑“自我调节”这件事了。如果你没有一个具有高共情能力的母亲,那么试着结交懂得共情的朋友吧,或者更简单找一位受过专业共情训练的心理咨询师。

要想改变自己的压力处理方式,还是要锻炼自己的共情能力。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当你对他人表现出共情时,他们的防范意识会下降,积极的能量会取而代之。这意味着你可以用更具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每个人都有被倾听、被理解的需求,在成长的道路上停停、多些耐心,接下来你会跑得更快。

播放GIF

文 | 小馬姐jerry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