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在丁字沽工人新村的那些年·老天津的犄角旮旯(三千二百八十七)

 匆匆过客1202 2017-08-11

 住在丁字沽工人新村的那些年

2015-11-25 天津市档案馆

天津市档案馆与《城市快报》联合主办

住在丁字沽工人新村的那些年 <wbr>· <wbr>老天津的犄角旮旯(三千二百八十七)

上图:丁字沽住宅及街景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天津来说,在和住宅相关的词汇中,“工人新村”这个词的提及率很高。当时,为了解决市民的住房问题,天津市新建了中山门工人新村、王串场工人新村、丁字沽工人新村等一批住宅。

住在丁字沽工人新村的那些年 <wbr>· <wbr>老天津的犄角旮旯(三千二百八十七)

 上图:丁字沽住宅及街景

  天津市档案馆保存着两张丁字沽工人新村建成不久时的老照片,再现了当时的新村景观。同时,红桥区房管局退休职工王宗发的讲述,不仅呈现了丁字沽工人新村当时的生活况味以及新村建设对丁字沽带来的影响,并勾勒出了那一时期市民的住房特色。

  在天津的地名中,有不少和“沽”相关的地名。清代诗人查昌业曾用“寻芳步步踏青来,柳外何人筑钓台?七十二沽春水活,午景声里野桃开”这四句诗,勾勒出宛如江南风光的美景。丁字沽就是“七十二沽”之一,关于其来历,清代诗人朱导江提到:“潞卫交流入海平,丁沽风物久闻名。”潞河为今天的北运河,卫河为南运河,这两条河汇流处形状如丁字形,所以这块区域被称为丁字沽。由此看来,丁字沽的历史由来已久。

  新中国成立前,丁字沽曾经是一个村庄,名为丁字沽村,该村多为农田、坟地,只有很少的几户以守坟为业的人家。据资料记载,丁字沽工人新村筹建于1952年,竣工于1953年,并设立丁字沽工人新村街道办事处。王宗发告诉记者,在修建丁字沽工人新村的过程中,有不少坟地被迁走,无主的坟地则被清理。

  关于工人新村,王宗发说,这里的住户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全部是相关工厂的工人,“以前大丰路的位置都是住户,上世纪50年代修建大丰路,有一大批拆迁户搬到了工人新村中。也是那个年代,天津市曾经掀起过‘根治海河,污水改建’运动。那时学生都被叫去参加劳动,在海河里挖泥,没有机械化设备,全靠人力,挖河时,三尺以上全是土,三尺以下都是泥。运动中,海河边也有一部分拆迁户搬到了丁字沽工人新村。”

  根据资料记载,丁字沽工人新村的两张照片均拍摄于1959年,其中一张照片的场景是成排成片的平房,道路因为人流少而显得空旷,住宅区的对面则是庄稼地。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丁字沽附近还挺荒凉的。如今5路汽车公交总站附近,在那时还是庄稼地。河北工学院——也就是如今的河北工业大学,到上世纪80年代时,围墙外还有一道河沟,便道就修在河沟外。其实,红桥区的很多地方,那时都还没有发展起来。比如现在的西青道和红旗路交口的地方,那时是个大坑,坑边还有粮库。”王宗发回忆说。

  王宗发说,因为照片中没有地标性建筑,所以他很难判断拍摄地的具体位置,但照片中无论是房子的特征还是住宅的布局,都具有工人新村的典型特征。在他看来,当年全市工人新村的样貌都差不多,“以前天津的很多老房子都是土房,为了防漏雨,房顶是用黄泥掺麦秸做的,一下雨,马路上都是‘黄泥汤儿’。尤其是新房,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远看是一片金黄色。工人新村的房子基本都是红砖房,用的是黄花松方檩、红陶瓦,和磨灰顶子比起来,瓦顶子比较省事儿。”王宗发说,“这瓦顶子也有不同的分类,比如大瓦,分为仰瓦和俯瓦,两块瓦扣在一起后,还要在交接处磨灰。红陶瓦是民国以后才出现的,五大道的房子很多用的都是这种瓦,它体积大,不用磨灰,用起来方便。”

  丁字沽工人新村的平房都是12平方米的标准间,以现在人们的观点来看,或许会觉得房子小,但在那个年代,这就算是大房子了。王宗发管片内的不少房子,只有几平方米,“进门就上炕”。

  “工人新村的不少住户,后来很多都在院子里盖了小

  厨房。新村的房子是一排排的,盖厨房时,往往贴着前面人家的墙盖,又因为新村的房子后面都有小窗户,盖房时为了不挡住前面人家的后窗户,有的人家把小厨房盖得凹进去一块。”王宗发描述的场景,让记者想起了电影《没事偷着乐》中,房子中间的那棵树。

  王宗发还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房子,分为“公产房”“天津市房产公司经管房”“代管产”等不同的种类,工人新村的房子属于“公产房”,这类房子的住户,每月只需要缴纳一定的租金,日常的维护、维修都有专人负责,可谓“省心又省事儿”。

  工人新村里大部分是平房,也有少量楼房。就丁字沽工人新村而言,王宗发说,当年二段、四段、六段有楼房。天津市档案馆提供的那张内容为楼房的照片,地点很可能在如今的丁字沽八段公交站附近。

  之所以能对丁字沽工人新村了解得如此清楚,不仅因为王宗发在房管局工作,还因为1977年王宗发搬到了丁字沽工人新村的楼房中,“工人新村的楼房都是洋灰浇筑的,而且地基牢固,很结实。那时没有什么高层建筑,工人新村的楼房一般都是3层高。后来,为了缓解住房困难,在3层楼的基础上又接了一层。新接的楼层用的是洋灰板,我家就在4楼。”

  在改造中,丁字沽工人新村昔日的平房已经全都消失了,那曾经空旷的马路,今日也已经是人来车往、川流不息,纵然还有几幢当年的楼房存留着,但周围的环境与当年相比,也已经发生了巨变。

  本组撰文 本报记者 李宁

  照片由天津市档案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