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眼力要毒 2017-08-13

丁字沽原本是老天津“七十二沽”之一,过去叫丁字沽村,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落,后来靠近北运河这一片儿被称为“老丁字沽”,与之对应的便是建于50年代的“丁字沽工人新村”。

从1953年丁字沽工人新村建成至今,60多年过去,尽管这一区域的房子经过了几番改造,但基本格局未变——公共汽车站、新村小学、河北工学院、西沽公园,以及东大楼、六段、八段、九段等老楼都定格在原地,与齐整的道路、浓密的树荫,共同成为打开旧时光之门、潜入往事的记忆密码。走进来,便可以看到50年代到80年代,城市生活的标本样板。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丁字沽工人新村老照片)

说到丁字沽工人新村,先得说说工人新村的由来。始建于1951年的上海普陀曹杨新村,是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1956年钟星火主演的电影《今天我休息》,拍摄地点就在曹杨新村。50年代最初那几年,广州、郑州、济南、南京、南昌、武汉等各大城市的工人新村迅速建成,工人新村模块化的生活,是当时中国人最标准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一种万象更新的气魄。

1952年,天津市开始规划建设61万平方米、5万余间工人新村住宅。第一个工人新村位于中山门,规划建筑面积16.45万平方米。随后几年,西南楼、佟楼、吴家窑、丁字沽、王串场、唐家口又相继兴建起六片工人新村。七个工人新村用的是同一套图纸,在同一时间段建成,同属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宿舍。

丁字沽工人新村以“段”为单位,最早建成的一段和二段,是一排排工工整整的红砖墙、红陶瓦顶平房。南北向布局,10间或12间平房组成一排,排与排之间留有适当间距作为过道。北房住人,对面较矮的南房是厨房和储物室,较大范围内有公共厕所和共用的自来水接水点。房子都是12平方米的标间,大部分住户分到一间或一间半,现在觉得小,但那个年代这算是又大又新的房子了。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今日丁字沽工人新村)

丁字沽工人新村的主要道路是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和五爱道等,陆续建成的整个新村,从一段排列到十三段,一段、二段、五段是平房,三段、四段、六段、东大楼是楼房。楼房一般都是三层高,地基很牢固,所以后来有的楼顶上又加盖了一层。

50年代初, 丁字沽工人新村四周还是大片庄稼地,隔着丁字沽一号路是老北洋大学的校园(今河北工业大学),再往东是铁路局的一个农场,1959年农场改成了西沽公园。

新村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包括幼儿园、学校、卫生院、百货商店、邮局、照相馆、浴池、公交车站、副食店、粮店等等。不过丁字沽工人新村没有电影院,想看电影,要去航运局俱乐部或工人俱乐部,那就是后来郭德纲小时候看电影的地方。虽然这些基础设施以现在的眼光看有些简陋,但当时的绿化与现在相比却堪称奢侈——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夏天走进来便有一种清凉感。如今这里还能找到几十株一个人搂不过来的大杨树,是当年最好的遗迹。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今日丁字沽工人新村)

丁字沽工人新村里住的也不全是产业工人和工人家属。50年代西站南侧后来大丰路的位置全是棚户区,修大丰路、大丰桥时,一批拆迁户搬到工人新村。天津市“根治海河”,住在海河边的一部分拆迁户也搬到了这里。

三段是这一地区建成最早、质量最好的楼房区,河北工学院、动力机厂、机车车辆厂、白酒厂、航运局、印染厂、二建都在这儿有宿舍楼。

当时工人新村的房子跟现在的住宅小区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不用花钱买,当然也不能买,想搬家只能“以房换房”。这类房子属于公产,住户每月只需要缴纳很少的房租,房子漏了、玻璃碎了,都有专人负责维修,省心又省事儿,也没有物业管理,不收物业费。

那时候人们知足长乐,一家一户能有一处干干净净的安身之所,便高兴得不得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要住四五口人,家具无非是连三抽屉柜、大立柜、床铺、桌椅板凳,80年代开始流行沙发和电视。夏天人们在屋檐下生煤球炉子做饭,冬天,狭小的房间就要被用于取暖的炉子和烟囱占去四分之一。冬天无论多冷也要去公共厕所,还得排队。雨季雨水倒灌进屋,水面甚至会与床齐平。但平心而论,工人新村的房子质量不错。1976年大地震,市区很多房子坍塌震毁,工人新村的房子只出现了裂缝,没有大面积倒塌,经震后修缮仍坚固牢靠。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今日丁字沽工人新村)

那时的邻里关系之融洽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现在邻居间要是没产生纠纷谁也不会认识谁——而那时的邻居做饭炒菜没了油盐酱醋葱姜蒜可以直接到别人家厨房去拿;平时白天绝不锁门,双职工上班前把家门钥匙交给邻居不用上班的老人;串门的推门就进,自行车放在门口也不用上锁;到月底哪家没钱没粮票了,都找邻居们拆兑。

80年代的工人新村慢慢变得拥挤和破败。随着家中人口增多,本来用于做饭的小屋也住进了人,厨房挪到胡同里,通道被挤得只能一个人勉勉强强推着自行车通过……这是工人新村的末代时光。

小时候我家住的地方距丁字沽工人新村不远,所以关于新村还有一些私人记忆。那时大部分居民家庭不具备洗澡条件,想洗澡只能去单位浴池或公共浴池,所以我对工人新村最初的印象就是童年时曾去那座浴池洗澡——妈妈带着就去女浴池,爸爸带着就去男浴池。

丁字沽二号路是这一片儿的“文化中心”,有文化站、新华书店、邮电局和各种国营商店。那家新华书店是我少年时最向往的地方,记得在那里买过《成语词典》《书法字典》和单田芳的《明英烈》。一号路上有一家红旗商场,我在那里买过一盘《让世界充满爱》的磁带。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今日二号路)

连接一号路和二号路的那条路叫五爱道,这条小街建起了摊位市场,当时是红桥区最大的集贸市场。80年代《今晚报》有一个小栏目大约叫“今日菜价”,刊登的各家市场蔬菜肉蛋价格略有差别,模式类似于如今的股市行情,五爱道市场是其中之一。

大约在丁字沽八段到十二段的区域,有几栋楼房叫“胜灾楼”,80年代中期出现过一例霍乱病,当时叫02。记得那时候去上学要路过胜灾楼,看到那个楼门整个被刷成了白色,有几分恐怖。这栋楼名为胜灾,但遗憾的是还是遭了灾。不知道住在楼里的人当时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还有一件事,当年丁字沽“东大楼”发生了一起煤气罐爆炸事故,爆炸后整座大楼都没法再住人了,房管站把楼拆了,在原地又建了一栋和过去一模一样的大楼。

到了90年代,丁字沽工人新村一、二、五段的平房拆迁,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新楼。改造后一段称风光里、二段称风采里、五段称风貌里。三段、四段、六段等楼房至今仍保持原貌。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改造后的风采里)

工人新村改造的同时,在五爱道和一号路交口建起了一幢商业大楼——凯莱塞商场。尽管凯莱赛在经营上并不理想,但确实带动了周边的繁华。商场周边自发形成了凯莱赛夜市,号称天津的“士林夜市”,风生水起,一度是天津最火的夜市。如今也已不复存在。

在河东区中山门公园里有一处“中山门工人新村博物馆”,还原了80年代工人新村的场景——墙上挂着1982年的挂历,封面上王馥荔笑容温婉,屋里摆着缝纫机、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门口垒着小煤池子,墙上贴着煤饼子,一辆28自行车停在院子里,院子中央还放着一张小桌子,是街坊邻里聊天下棋、孩子放学后写作业的地方……留存下了几代人关于工人新村的记忆。(文:何玉新)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重返丁字沽工人新村,曾引领生活方式,如今成为50年代历史标本

(傅桂刚老师当年拍摄的中山门工人新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