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准备好做家长了吗?先从这三点做起吧

 学用知行 2017-08-11

在还没有成为父母的时候,或者在孩子还没有出生时,相信很多人对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想让他成为什么样子等都有一些思考和想法。现如今很多人都会提前去学习,去了解相关的知识。然而,当实际操作的时候,却非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我们不是在养阿猫阿狗,孩子们是有思想的,随着渐渐成长,他的思想意识也会日趋成熟,很多时候由于所处时代不同、环境等的差异,甚至与父母观念相左,那在这种时候,我们的家长能不能做到理解?能不能允许孩子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能不能欣然接受他们的想法?我们为人父母,真的能允许孩子对我们说“不”吗?

孩子无论年龄大小,都有自己想法。从刚出生,他们就知道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饥饿以及尿尿和便便后的不舒服感觉;渐渐地能通过咿咿呀呀来表达自己的高兴或者一些要求,即使不通过语言,我们也能理解他们;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完全可以通过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我们的沟通看似顺畅了,实则真正的问题才刚显现。一部分父母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都照单全收,另一部分则谨慎严苛,绝不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可能发自内心地轻视孩子的想法和认识,觉得大部分都是幼稚可笑的,不值得花费时间去倾听。

以上的几种情况都是不合适的。照单全收的家长,渐渐地会催生孩子的自私和任性,偏执和抗挫折能力差;凡事都由大人做主,从未得到认可和满足的孩子则会自卑、内向,处事可能不会很积极,人生态度消极;经常被家长认为幼稚和受到忽视的孩子,也会缺乏自信心,很多创造力被抹杀,以后的发展也是中规中矩,再难有突破。

一方面我们总是宣称自己要让孩子自由生长,成为一个独立、有主见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又在限制孩子的发展。孩子就在我们扭曲的教育中最终长成了平庸的凡人,是我们亲手折断了本应该是飞翔天使的翅膀。

其实,我们能做的很简单,也很容易。

第一,让孩子有说“不”的权力。这是他自我意识萌芽中很重要的一种行为。他可以说不,不想穿裤子,不想去幼儿园,不想让妈妈上班,不想在家里自己玩,不想吃青菜。。。他可以表达自己的喜好,我们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否定,要设身处地地接纳他、理解他、安慰他,从而抚平他的不安和焦虑,细心引导,悉心教诲,让他找到与世界的平衡点。

第二,拥有一颗童心。这个复杂的世界固然是需要成熟的人,但是也同样需要那些不忘初心和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天真的人。他们反而更有创造力。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都喜欢看《小猪佩奇》?我想很多时候除了简单的生活情景和鲜艳的色彩变化吸引他们的眼球外,猪爸爸和猪妈妈的天真、简单也同样让孩子们喜欢。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像个孩子一样去跳泥坑、犯简单的错误逗得大家乐哈哈,应该都是孩子们向往的。孩子们希望我们能够抛开一切,只是快乐地和他们在一起做游戏、玩耍。

第三,学会倾听孩子们在小的时候自言自语,有一搭没一搭地自说自话,你能否愿意抛开理智和逻辑去应和?他们初入学校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你又是否通过观察得知,愿意问问他们这一天的生活怎么样并且耐心听完他们的描述,再给予意见或者建议?我们的家长太擅长指导甚至是指责,却不愿意真正去静下心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请让我们把心里的轻视收起来,以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多听少说。

把这基本的三点做好,我们可能就为孩子的第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本质应该是如此。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想法敢想,有做法敢做的独立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