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别让自杀带走你的孩子

 昆仑圃 2019-05-16

任何人的死亡对其亲人来说都是令人心碎的、十分恐怖的事情。如果一个孩子因为自杀失去了生命,又会给父母和其他亲人带来更加剧烈的困惑、内疚和痛苦。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经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另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过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这样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杀

美国的心理学家Brian Mishara曾对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中只有一个人认识“自杀”(suicide)这一个词语,但大部分人都知道“杀了自己”(killing oneself)的意思。到了三年级,只有一个孩子不认识自杀这个词了,并且所有的孩子多能够说出一种或多种自杀的方式。

这一调查表明,儿童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了自杀的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从媒体、成人那里接触到更多与自杀相关的知识,他们对自杀的了解也得以增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自杀的理解都是正确的,国内也发生过小学生相约自杀为证明友情的事件。


自杀的这些孩子,真的想自杀吗?

Arielle Sheftall对2003-2012年间自杀身亡的孩子(5-14岁)的官方数据进行了统计,她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自杀前曾经告诉过其他人他们有自杀的意图。可能他们不愿意相信其他人,可能他们不想其他人知道,也可能,他们的自杀只是一时冲动。

临床心理学家Abby Ridge Anderson和她的同事对那些有自杀意图的孩子的想法进行调查,他们注意到,一些有自杀想法的孩子其实迫切地想要事情变得更好,但他们无法相处更高效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问题或缓解他们的消极情绪,因此自杀成为了一个富有诱惑力的选择。

对自杀懵懂的理解、对挫折事件的无力……这些意味着,至少一些自杀的儿童实际上经历的是极度的焦虑,是不知道如何处理,最终冲动地选择伤害自己,而并非真的有想要死亡的预期。


家长能做些什么来防止孩子自杀

当孩子产生自杀的想法,意味着他们可能处于痛苦中,迫切地需要帮助。所以如果孩子提到想要死或者伤害自己,家长需要很认真地对待,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大多数儿童在8、9岁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自杀的含义,因此很有必要和他们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去了解他们所听说的、阅读过的、或在媒体上看到过的与自杀相关的东西。

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很难开口和孩子讨论自杀的想法,但这可能就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因为这可以给家长一个纠正他们错误想法的机会,并向他们灌输正确的观念:自杀的确能够永久地解决所有问题,但这从来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家长需要告诉孩子生命的重要性,他们对父母有多宝贵,他们可以在有困难的时候向父母求助,父母永远会帮助他们。

家长也需要和孩子的朋友们有一定的接触,通过同龄人去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状况。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最近的性格或行为有所改变,例如不再和朋友玩耍、对以前很有兴趣的东西变得不感兴趣、持续地心情低落,一定要及时询问你的孩子在想什么,有什么用的感受,确保他们不会想要伤害自己。

和孩子讨论关于自杀的想法对预防自杀十分重要。这并不意味着把这个想法放进了孩子的脑袋里,而是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寻求帮助。例如,你可以问“你有没有曾经想要睡下去就再也不醒过来了?”或者“有的时候人会觉得很低落,他们会想要杀掉自己,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

如果你的孩子给了肯定的回答,或者你的直觉告诉你不太对,请立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不要等一切都来不及了,才追悔莫及。

参考:

https://www./us/blog/growing-friendships/201609/suicide-in-children-what-every-parent-must-know

图片:百度

本文系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