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2744)巴山游击队纪念馆
在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镇铁炉坝村,也就是光雾山大坝景区外,还有一处红色旅游景点——巴山游击队纪念馆。
该馆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为核心,另包括有巴山游击队厘金局遗址、巴山游击队队长赵明恩烈士墓2处革命遗存和游击队纪念林、广场等。这是主题雕塑——“忠魂”。
据了解,巴山游击队是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时,由红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亲自组建的留守川陕苏区的唯一一支正规革命武装。这支革命队伍在林海雪地里同敌人数百次作战,坚持斗争长达五年,对牵制川陕军阀以配合红军长征、延续革命火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体建筑——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230多平方米,设计为“指挥部原貌”和“居民旧貌”两个主题陈列,展出文物118件。
这是房东家祭及游击队会议室。
 这是巴山游击队书记赵明恩寝室与办公处。
 这是游击队战士通铺和游击队与房东共用灶房。
指挥部旧址左后方为巴山游击队史迹陈列室,110多平方米,分为红四方面军及川陕苏维埃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川陕革命根据地区域图、巴山游击队活动区域图三部分,展出文物及资料83件。
1935年2月初,红四方面军准备西渡嘉陵江配合中央红军长征,组建了巴山游击队坚持留守斗争。刘子才为游击队司令。
 1935年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结束陕南战役回师途经桃园时,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和川陕省委书记周纯全将巴山游击队扩编为一个独立师。独立师共约1000人,师长刘子才,师部就设在铁炉坝。
1936年3至5月,游击队因受国民党38军一部围攻,部队锐减至65人。11月,游击队决定将一营合并到二营由赵明恩统一领导。刘子才因战斗失利被停止职务后仍然积极协助赵明恩工作。在赵明恩正确领导下,巴山游击队于1938年进入第二个全盛时期:部队恢复到700多人,编制扩展到5个队和1个独立连,在铁炉坝、大小园包、盘龙湾一带近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了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年底,巴山游击队60名党员成立了自己的支部,赵明恩任书记。
这是游击队活动区域图。
在国民党的多次“清剿”下,刘明恩、刘子才于1940年先后被害,游击队的斗争也在1940年失败。但巴山游击队的斗争,完整地体现了红四方面军在全国第二大苏区的整个战斗历程,具有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指挥部旧址右后方为南江革命史陈列室,陈列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南江的反“围剿”战争、苏区建设和土地革命为重点,上溯至近代南江的“保路运动”等早期革命,下延至南江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这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区域图。
 这是南江县第二区苏维埃政府印(右)和秧田沟信用社章。
下图是赤卫军草帽、袖章和苏区布币。
陈列既展示了南江近现代革命的历史脉络,又突出反映了红军和老区人民在如火如荼的南江苏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更不怕反动派枪炮威胁的革命到底的决心和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