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经典 | 《孟子》第六讲:怎么才能做到孝顺

 傅佩荣 2020-10-20

本辑内容《孟子第六讲:具体做到孝顺


世俗所谓不孝

要做到孝顺,首先要避开不孝的作为。孟子谈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反映了古人的想法,其内容是:

一,手脚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

二,喜欢赌博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

三,贪图钱财,偏爱妻小,不管父母生活;

四,放纵耳目欲望,让父母蒙受羞辱;五,喜欢逞勇打斗,让父母陷于危险。(《孟子·离娄下》) 

前三种不孝都是为了某种理由而“不顾父母之养”。

可见古代确有“养儿防老”的观念。的确,在没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与保险合约的情况下,生儿育女并辛苦栽培其成人,其目的之一自然是希望子女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人类社会由此得以代代相传而永续发展。

第四种不孝是让父母受到羞辱。

子女放纵欲望,胡作非为,违法乱纪,败坏家声,侮及先人。这完全违反了《诗经‧小雅‧小宛》的教训:“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意即要求子女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都不要让父母受到侮辱啊!

第五种不孝更严重。

子女在外好勇斗狠、动刀动枪,与人结下冤仇。仇人报复时可能殃及无辜的父母,使父母年纪大了也整天担心害怕。这样的子女真是罪大恶极,让人伤心绝望。

除了上述世俗所谓的五不孝之外,孟子在解释舜没向父母报告就娶了尧的女儿时,特地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说(《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舜知道自己若向父母禀告就娶不成妻,而男女结婚是“人之大伦”。所以为了避免将来因结不成婚并且没有后代而抱怨父母,于是就“不告而娶”了。(《孟子·万章上》)

那么,所谓“不孝有三”所指为何?根据汉代学者赵岐的注解所说:

一是“阿谀屈从,陷亲不义”,没有及时在父母可能犯错时加以劝阻,使父母做出坏事;

二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不去工作赚钱、奉养父母;

三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成年而不结婚,没有生下儿子,因而使祖先的祭祀中断。

古人重视祭祀,认为家族生命的绵延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所以会有“无后为大”的说法。

今日的家庭观念异于往昔,孝顺不分子女,并且祭祀祖先也没有男女之别。这不仅远较古代社会公平,也更为合理合情。

以上所说五不孝与三不孝,反映了古人生活的实况,先要避开这些负面因素,然后还须转向正面,看看孟子有什么进一步的积极观点。

父子不相责善

孟子旅居齐国时,曾与匡章交往,而匡章在当时被齐国人批评为不孝。学生为此向孟子提出质疑。孟子在回答时,先介绍了前述的“世俗所谓不孝者五”,然后指出:匡章未曾有一不孝。那么,问题出在何处?

匡章的处境是:母亲犯了错,父亲无法原谅而加害母亲,并不肯妥善安葬母亲。匡章苦劝父亲不要做得太过分,结果得罪父亲,并被父亲赶出家门。匡章自此被国人说成不孝。

几年后,父亲也过世了。匡章认为自己在父亲生时未能尽到奉养之责,所以就“出妻屏子”,把妻小送回娘家,也不要他们的照顾奉养。他心里想的是,如果不这么做,罪过就更大了。

孟子与匡章交往,但仍指出他的问题在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孟子·离娄下》)意即:父子之间互相要求对方行善而无法相处,因而伤害了亲情。“责善”是朋友之道,不可用于父子之间。

由这种观点延伸出来的是“君子之不教子”(《孟子·离娄上》)。君子不亲自教儿子,这显然需要说得更清楚些。

孟子说:教育的人一定要讲求正确的道理,讲求正确的道理而儿子做不到,接着就会生气,一生气反而伤感情了。

儿子会说:“您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您自己未必做得到。”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太糟了。

古代的人是与别人交换儿子来教育的,父子之间不会因为要求行善而互相责备。要求行善而互相责备,就会彼此疏远;父子变得疏远,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我们从这一段话学到两点:

第一,父母教育子女,须以身教为主。生活在家庭中,自然有样学样。

譬如,孟子小时听到隔邻有杀猪之声,就问母亲:他们杀猪做什么?孟母说:要请你吃猪肉。说完这句玩笑话,孟母就后悔了,她认为自己不能欺骗孩子,那样无异于教孩子也可以骗人。于是孟母向邻居买了猪肉,煮给孟子吃。

父母不是不能进行“言教”,但是应该先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如是自己做不到的事,又怎能要求子女去做呢?

第二,古代的人“易子而教”,在今天则是让孩子上学,由合格的老师来教。

孩子需要良师益友,其重要功能即是“责善”,彼此要求对方行善。因此,身为老师的人不能只注意学生的功课与考试成绩,而应该重视其生活规范,以提升其品德。

父子之间以情感为主,这是人伦不可忽略的重点。

舜是孝顺典型

父母是平凡人,自然可能犯错,这时子女该怎么办?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就是看到父母将要犯错时要委婉劝阻。孟子则借由分析两首诗来说明子女可以有适度的抱怨。

一是《诗经‧小雅‧小弁》,描写“父亲听了谗言,将要伤害儿子”;二是《诗经‧邶风‧凯风》,描写“儿子想尽孝道以安慰及鼓励母亲,希望母亲不要犯错”。前者说的是父亲的大过错,后者说的是母亲的小过错。

孟子的建议是:父母过错大而子女不怨恨,那是更加疏远父母;父母过错小而子女怨恨,那是不能受父母一点刺激。更加疏远父母,是不孝;不能受父母一点刺激,也是不孝。(《孟子·告子下》) 

孟子讲完这段分析之后,接着说:“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他引述孔子的话说:舜是最孝顺的人,五十岁了还在思慕父母。因此,谈孝顺,不能不参考舜的例子,而孟子对此留下不少资料可供参考。

舜的母亲早逝,父亲娶了后母并生了弟弟。弟弟名叫象,是个顽劣不堪的人,但却得到父母全部的宠爱。

前文提过,尧听说舜有卓越德行,想把帝位传给他。于是先将两个女儿嫁给舜,舜没有向父母报告就结婚了,因为他知道一旦报告就结不成婚。

舜当上了代理天子,即使如此,他依然处于家庭危机中。我们读到“象日以杀舜为事”(《孟子·万章上》)一语,不免悚然心惊。

更麻烦的是,父母还帮忙象去做这件杀人之事。此时舜的孝顺之道是:想尽办法不要让自己被杀,使父母与弟弟不要犯下杀人之罪。这其间有些故事颇有戏剧性。

总之,舜化解各种危难,依然孝顺父母并友爱弟弟。他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受到百姓爱戴,但是“却因为不能使父母顺心,而像一个穷人走投无路一样”。他认为,“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另一方面,舜当然知道象一心想谋害他,但依然视之如弟,“象喜亦喜,象忧亦忧”。最后,办法出现了。

舜依古例,指定象出任有庳国国君,并派遣能干的大臣掌管军队与税收,使象不能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然后“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经常召见象,使其与父母团聚。

自此,象一年到头奔波于道途,做不了什么坏事,而父母看到象贵为国君,也对舜不再责怪了。

孟子说:“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孟子·万章上》)像舜这样,身为天子,到五十岁自己也可能是个祖父了,但还是思慕父母,甚至一辈子如此。这是人性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一般人的家庭处境比起舜的,应该是很不错的,那么我们也应更用心实践孝道。

曾子留下示范

曾子即是曾参,为孔子学生;他的父亲曾皙(曾点)也是孔子学生。曾子传《孝经》,绍述孔子对于孝道的看法。

孝是“天之经,地之义”,但其原则是:人人都应走上人生正途,因此父亲要有“争子”(谏诤之子),才不会陷于不义。这种孝道才不是盲目的愚孝。 

那么,曾子本人的表现如何?我们读到下述资料:

曾皙喜欢吃羊枣,曾子因而不忍吃羊枣。公孙丑请教说:“烤肉与羊枣,哪一样好吃?”孟子说:“烤肉呀!”公孙丑说:“那么曾子为什么吃烤肉而不吃羊枣?”孟子说:“烤肉是大家都喜欢的,而羊枣是曾皙独有的嗜好。就像避讳是只避名不避姓,因为姓是很多人共用的,而名是一个人独有的。”(《孟子·尽心下》)

因为父亲爱吃羊枣,曾子就尽量满足父亲的愿望,自己不忍吃羊枣。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显示了曾子的细心、用心与贴心。

我们在孝顺时,除了做到“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曾子‧大孝篇》),还须察言观色、承欢膝下,注意饮食嗜好等细节。

谈到饮食,《孟子》书中叙述曾子奉养父亲的一段资料,值得我们深思。其大意如下: 

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时,每餐一定有酒有肉。撤除食物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多余的,他一定说“有”。

曾皙死后,曾元奉养他的父亲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时,不再请示剩余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多余的,他就说“没有了”,准备留到下一顿再给父亲吃。

曾元这叫做奉养父亲的口腹。像曾子那样,才可称为奉养父亲的心意。事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孟子·离娄上》)

说到孝顺,一般人所知的奉养父母就是“养口体”,让父母吃饱喝足;很少人能像曾子一样,对父母还能“养志”,让父母的心意可以实现。

那么,人有没有普遍而恒久的心意呢?有的,就是行善,这是因为“人性向善”以曾子来说,他让父亲来决定剩下的饭菜要送给谁,也即是让父亲有“行善”的机会与行动。

人在行善时,会觉得生命力活跃起来,觉得自己实现了某种上天赋予的价值,因而也会对自己感到满意。人性是随着人生的发展而不断提出行善要求的,不因为年老体衰而停顿或消失。 

因此,孝顺的秘诀是让父母可以在子女的协助下继续行善。子女明白这个道理,侍奉父母时,就会在“养口体”之外,进而“养志”了。

人生不能不孝

德行需要长期修练,才可能结出善果,并在社会上成就可观的功绩。那么,在考虑具体作为时,有无本末轻重的次序呢?孟子谈到这方面的问题,他说: 

“身居下位而得不到长官的支持,是不可能治理好百姓的。要得到长官的支持有方法,如果不被朋友信任,就得不到长官的支持了。要被朋友信任有方法,如果事奉父母未能让父母高兴,就不会被朋友信任了。”(《孟子·离娄上》)

由此可见,一个人从政做官或上班就业,无不希望得到长官支持,而其前提在于得到朋友信任。朋友要信任你,你必须先做到孝顺。

只要是为人处事,总是不能脱离人际相处的关系,其中以孝顺父母为首要任务。

孟子接着说:“要让父母高兴有方法,如果反省自己却不够真诚,就无法让父母高兴了。要真诚反省自己有方法,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真诚反省自己了。”

换言之,若要走上人生正途,首先要“明善”,经由教育而知道“善”是什么,亦即知道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

依此真诚反省自己,就会领悟人性向善的道理,亦即由内而发产生行善的动力,并要求自己从孝顺开始,完善自己的人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