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文化:为什么要'十里长亭'送别亲友?有何文化意义?

 明月斋 2017-08-11

长亭、杨柳、美酒、南浦等字眼在送别诗词中是经常出现的,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都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乃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

“十里长亭”一词出自《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另外诗词多有所见,如《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如《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晏、许普谢恩辞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长亭,相饯而别。'很多诗词与文化著作中所提到的'十里长亭',基本上是指送别的地方。

为什么文人墨客送别亲朋好友时都喜欢'十里长亭'呢?

亭最初是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处所,如《墨子》上载∶'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

后来就演变为各地方最小的治安机构,如《后汉·百官志》载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有亭长持更板以劾贼,索绳以执贼。亭长旧名负弩,改为亭长。或为亭父。'

再后来,由“驿”逐渐取代“亭”制,最后“亭”、“驿”也废弃不用。亭发展为筑在路旁的公家房舍,供旅客投宿休息。根据《释名·释宫释》记载∶'亭,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民间也有的人也用来作为迎宾送客的场所。

根据《白孔六帖》记载:“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因此,长亭又称为'十里长亭',道路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提供行旅憩息之用。而近城的十里长亭经常是人们送别的地方。

所以有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也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长亭'也就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用词。

随着中华园林文化的发展与建筑文化的传承,亭开出现在中国园林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建筑物。到隋唐时期,园林庭院中筑亭已经很普及,慢慢的“亭”的建筑多也更精巧。

我们常常在诗词文化中看到的'十里长亭',一般都是蕴含着离情依依的惜别情愫。颇具意境,这种伤感随着文人墨客的传承与借鉴发扬,久而久之,这种意境也就约定俗成了,'十里长亭'就被用来泛指送别的地方。

想知道更多文化、风俗、轶事、传统经典,请关注「珣玗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