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肿瘤转移未必就是“山穷水尽”

 hpyllll 2017-08-12

医学的日益发达,并不能排解所有患者的疑虑,特别是对肿瘤患者来说,当得知患病的那一刻,犹如天塌般,对生活心灰意冷。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占少数,就如一位老伯,2007年诊断为肝癌,术后两年发现肝内复发转移。这一次复发,打消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后来,在家属的陪同下到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就医。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至今病灶稳定,病情得到满意控制,生活质量也明显得到提高。因此——




专家推荐
专家姓名:孟志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微创中心主任
中西医结合科 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这位老伯的案例告诉我们,肿瘤的复发转移未必就“山穷水尽”,正确认识和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再次“柳暗花明”。那么,什么是转移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如何治疗呢?



肿瘤是怎样转移的

恶性肿瘤不同于其他疾病,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是侵袭和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被带到远处淋巴结或器官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所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或转移癌。


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道转移、血行转移、种植性转移等。而临床常见的转移部位主要有肺、肝、骨、脑等。癌转移并不都在癌症的很晚期才出现,经常会有病例转移灶先被发现,而后才发现原发灶。例如首先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经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鼻咽癌。


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后,其临床表现与转移部位关系密切。例如肺转移瘤的显著特点是临床症状较轻。约有2/3以上的患者没有症状,另1/3的患者也只有轻微的咳嗽、咳血、气短或胸痛。正是这一特点,致使许多患者发生了肺转移却迟迟不知。



正确治疗转移性瘤

简单说,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体力状况、肿瘤种类、转移部位进行综合的规范化治疗,不同肿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如肠癌发生肝转移,很多病人或家属传统的观点认为,发生肝转移已属晚期,失去治疗的意义。但肠癌肝转移有其自身特点: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便是肝脏,同时再出现其他部位转移的相对较少。因此,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首选仍是手术切除或者射频消融,同时可结合化疗、介入、中药等综合治疗。而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发生肝转移后,往往还伴有其它脏器转移,这种情况下,常采取静脉化疗和中医药治疗作为主要后续治疗方案。


恶性肿瘤是一类特殊的疾病,对于所有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长期随访复查显得尤其重要。虽然随着治疗后生存年数的增加,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的风险降低,但不能说完全高枕无忧,因为癌症患者始终存在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在过去,恶性肿瘤的治疗目标是消灭肿瘤,而随着对肿瘤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的治疗目标不再是一味强调消灭肿瘤,特别是对有转移的肿瘤,是希望达到“带瘤生存”、“与瘤共存”这样一种平衡状态。发生了癌转移,并不是想象中的到了“绝望”的地步,通过合理的治疗,往往能够达到控制肿瘤、改善生活的质量、延长生存的目的,甚至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达到治愈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