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懂事的孩子,往往都与幸福无缘

 龙叔文馆 2017-08-12

文 | 苏希西       图片 | 网络 

01

旅行的途中,我看到一位在景点门口训斥孩子的妈妈。

双手叉腰,破口大骂,小孩四五岁的模样,满眼含泪,楚楚可怜,只忙不迭地用稚嫩的童音哭着回话:“妈妈你别生气,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妇人却依然不解气,一把扯开孩子抓着她衣襟的小手,“你这么不懂事,妈妈再也不要你了!”推开小孩就自顾自朝着景区疾走。

孩子大骇,一边声嘶力竭地大哭,一边在穿梭的人流中追寻那个熟悉的身影,可她人小腿短,又怎能追得上大步流星的女人?

一不小心跌了一跤,摔得嘴啃泥,却顾不得疼痛,马上爬起来,一瘸一拐地继续伸着小手紧追不舍,“妈妈!妈妈!!妈妈!!!”

我正要抱起她去谴责那个狠心的大人,却见眼前人影一晃,一对外国情侣已经兵分两路,做了我想做的事情。

金发碧眼的女孩将小不点抱了起来,用湿巾擦干她满脸的鼻涕和眼泪,另一名灰发帅哥拦在妇人身前,言辞激烈地指着她身后的孩子,虽然言语不通,但是显而易见,是在谴责她的这种暴戾行为。

身边很快聚拢了一堆人,灰发帅哥激愤不已,有人翻译他的话给妇人听,“你这样的行为涉嫌虐待小孩,在我们加拿大,你这样做是会坐牢,并且失去孩子的监护权的……”

妇人讪笑,“我只是吓唬吓唬她,也没做什么呀。”

围观的人群闻言也是怒不可遏,“有你这么吓孩子的吗?”

“就这种素质,还生什么孩子,还结什么婚?”

“你根本不配当母亲!”

女人抱着孩子在一片指责声中落荒而逃,我坐在旁边树荫下的石凳上,不知怎地,难受了很久很久。

为这个小孩避无可避的宿命,也为了这个女人根本没有任何悔过之意的言语与行为。

生活和女人,究竟是谁改变了谁?

02

在我小的时候,邻居家有个小姐姐,特别乖巧,特别懂事,特别擅长察言观色,变着法儿去讨好别人。

她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给下田回家的妈妈捶腿,给躺在凉椅上的爸爸扇蒲扇,还拧不动毛巾的时候,就开始洗全家人的衣服,人还不到锅台高,已经能够踩着凳子熟练地给家人煮饭。

她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却还在割猪草,牧羊放牛,村书记找到她的父母,责问为什么不给她上学。

我到现在还记得,书记手里拿着一纸公文,把她父母骂得口无招架之力,后来还是她出面熄灭了战火,她挡在父母前面,仰头看着书记,斩钉截铁地维护自己的家人,“李伯伯,是我自己不愿上学的,跟我爸爸妈妈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村里谁人不知,她想上学都快想疯了,经常有人看到她在打猪草的间隙,捧着弟弟妹妹的旧课本,坐在教室外面的窗户下旁听发呆。

书记一腔要为她出头的气力如同被针尖戳破的气球,后来,她真的没有上过一天学,十二三岁就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好吃好喝的都先紧着弟弟妹妹,她用捡蝉蜕换来的零用钱也全部上缴给爸妈,眼看着那些钱都换成弟妹身上簇新的漂亮衣裳,她还穿着那些补丁摞补丁的旧衣,可是爸妈开心,她也跟着抿唇微笑。

有时候奶奶看不下去,会跟她的父母理论,她会毫不犹豫地站父母这边,“爸爸妈妈对我都特别好,真的,是我自己不爱吃肉,我也不爱穿新衣服,觉得别扭,是真的奶奶,是我自己不要的,您千万别多心……”

很多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个小姐姐并不是她爸妈亲生的,她是这家男主人弟弟的孩子,亲生父母在她襁褓期间就因意外去世,这世上唯一真心疼爱她的,就只有年迈而无力的奶奶。

03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小松子从小就无比渴望能得到父亲的喜爱,她乖巧地努力着,用大人的标准严苛地要求自己,却总是换来爸爸的漠然和忽视。

整个童年中,只有唯一的一次,爸爸带她去了百货大楼,第一次吃了蛋糕,第一次看了小丑剧,当她发现自己学小丑扮鬼脸可以博得爸爸一笑的时候,这便成为她童年里吸引注意的唯一撒手锏。

她总是扮鬼脸,喊爸爸来看,求得爸爸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回头,一个转身,她亦心满意足。

这个鬼脸,她从幼年扮到成人,这个表情,也深深镌刻她整个人生的记忆中。

无论是小时候对待父亲,还是长大了对待那些遇到的男人,松子都十分用力地去爱,讨好地去爱,恨不得把自己生命中的一切都给他们,可是最终换来的是什么?

最终松子还是一无所有,不得不走向深渊与极端,她变得不再爱别人,更加不爱惜自己,她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被嫌弃的松子”。

我收到过很多读者的自述,因为童年缺爱,所以被迫形成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因为父母对他们的爱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当他们满足父母的期望,表现出乖巧懂事的样子,才会偶尔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表扬,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的,而不是被抛弃的。

当他们一不小心违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就会遭遇大肆的批判否决,甚至辱骂鞭挞,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为了不再遭受这种全面的否定和肉体精神的双重折磨,他们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感受,来迎合生命中的主宰者。

久而久之,就形成刻入骨髓般的习惯,他们会逐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求,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满足了父母的需求,就等于满足了安全、稳定、被爱等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

长大之后,在职场人际关系的认知蓝本里,他们也会变得非常被动,凡事不敢说不,不敢任性,不敢提出哪怕最合理的要求,总是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即使再委屈再憋闷,也从来不敢轻易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与不平。

他们想要维护周边世界的和平,即使那和平只是一种假象。

04

懂事的人都是静默的,乖巧的笑容后面,藏着无尽的自卑与辛酸。

如果可以,尝试着做个别那么懂事的姑娘吧。

就像我那个邻居家的小姐姐,她那么懂事,最后还是躲不过养母的算计,她刚满十八,就被逼迫嫁给邻村的落魄老汉做填房,这一次,她终于不再打落牙齿和血吞,她静默地反抗,流泪,绝食,反抗无果后,她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午夜,从家逃离,不知所踪。

很多很多年过去,我听母亲说,她嫁给了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在县城开了一家理发馆,生意兴隆,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她逢年过节依旧会去看望养父母,给钱给物,却拒绝了他们提出的支助弟弟买房成家的要求。

她背负着“白眼狼”的骂名,每次和老公一起回娘家,几乎都被养父母戳着脊梁骨痛骂,老公有些愠怒,她却笑眯眯地不以为意。

是啊,你怎么骂我都可以,因为好姑娘只得到一个好字,而坏姑娘却得到了全部。

如果可以,不要再用懂事的锉刀悄无声息地磨灭自己所有的棱角,那会使你在下坡路上豪无挂碍地滚入深渊。

也不要再背着懂事的枷锁踽踽独行,那样的桎梏只能阻止自己奔向每一个真实的自我。

太懂事的孩子,都会像被无形的绳索紧勒,不知反抗,最后只会被悬梁吊起,苦苦挣扎。

既然懂事这么痛苦,为什么不索性任性一些?

活得爽,比什么都重要。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

都是特么第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让着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