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一些名家楷书水平的看法》(下)

 亭泉 2017-08-12
微末随笔:《就一些名家楷书水平的看法》 (下)

  作者:微末,边缘人,现居陕西师大


  美丑这一对美学范畴的词或境,老百姓早已熟悉,不必再赘!美一般有三种,简单描述一是逸美(相当黑格尔的“古典型”,形式和内容统一),二是朴美(苦美、壮美,“象征型”,内容大于形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浪漫型”(形式大于内容,这一条很难从朝代上去分,在美的范畴内,大致所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应该都归于此罢,先暂且不论)。书法里逸美的代表即是以东晋二王以下为主一路;朴美(苦美、壮美)主要是以魏碑以上为主的一路(有些成熟的篆、隶除外),我们通常所谓的碑、帖或南、北之分其本质上就是逸美与朴美之别!这里主要说一下朴美:


  朴美,我也称它为“苦美”或“壮美”,这东西不能严格去定义,在书法这个语系里,为什么把魏碑放在这里面,主要是因为它的点画和结构都在没有被规范之前,也就是说它的点画和结构只存有其“名”而没有其“实”(唐楷名实都有)比如“捺”,它并没象唐楷那样必须作为一个字的主笔而被强调,它只是被看作一个笔画,常常不被刻意提出来安顿,是极自由和无束的。


  其实朴美的范围太复杂,从词的表面去看都是能明白的,一切具有逆向的,未被增删束定的,甚至苦涩、深邃、悲壮等与逸美相对的都属于这一类。在书法作品里,理论家们通常会根据字本身的点画结构、书体或书写时的用笔情状等进行个体化的分类,同时,也自然会将其对应的书家进行各自风格上的分类。比如大多魏碑以前的经典作品被看作是朴美,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颜家庙碑》等差不多被认为是壮美,还有苏东坡的《寒食帖》也应该有苦美的影子!当然,这也只是我自己的感觉,不必乞同!


  于此,我们简单地就逸美和朴美这两境来看,似乎逸美的分野远没有朴美的分野深远,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种人生情景的再现,但它却不是美与丑的再现,“丑”是另一境界,与美完全相反,而朴美不是。再回到朴美这一面,我仍然把魏碑作为例子,继续陈述!


  我们都清楚魏碑是一种过度书体,它之所以能被划入楷书的范畴了,就是因为它已具足楷书(严格地讲,楷书是从唐开始才这么叫的)的全部要求,而它又是从隶书走过来的,所以还保留了极少的隶征,正因为如此,它在点线及结字的跨度上远比唐楷宽松、自由。这也是众多书家为什么喜欢在此追逐的原因。门槛低了,自然跨进去的人就多,且每位进入的人都能找到相应的位置,尤其是那些急于表现自己特点而又缺乏书写内涵的人,就更容易在里面投机了,而问题可能就在这里。


  优秀的书家,本来自身就有非常深厚的传统功底和书法素质,人家进入魏碑和那些走捷径“做”书的一些人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去寻找营养的,后者是去“武装”的!从原创作品看,前者高古、老辣;后者称斤酌两、扭捏作态。但老百姓各自对书法的感受是有差异的,有的懂字,有的不懂字,还有一知半解的等啥情形都有,但一般都只停留在对传统书法的认知上,他们脑子里对书法的印象大多是传统书法流传下来的那名家、名帖,或现当代某家靠近传统风格的书法样子,或心里认为的“应该的”那个样子。总之,至少从字的外形上看应该是美的罢!人们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大家名家都把字写成“那样”呢?明明能把字写好看,但为什么有意写成那个样子?有些已具极高水平的书家,不知何故,似乎不这样写就不能证明自己是大家,似乎这样写了,才不被别人认为缺乏创造力,而被划进愚蠢、守残一路,这种情况基本上和改革开放同步。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它的身边成长,这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书法爱好者,走着走着就被裹进去了,你如果不被卷走,那你将永远在局外,这种蜂涌和浪潮到今天为止似乎依然没有改变,尤其不能理解的,从中央美院到中国美院、人大及地方各书法学术主阵,也是如此,满地的学院,专业学生,博导、博士,都把字写成一个味,还挷锅写成一种“风尚”,并把它们整成一种或多种“流派”,我想问问,你们这些“流派”的思想在何处?风格在何处?心在何处?


  老百姓对“丑”书反感和厌恶,从另一方面讲,有一多半是出于心里的拒绝,人心不古,往昔不再,百姓对社会、人事全方位感受的失落,人们心里的所有向往、希望,都在被现实一点一点地措败,在这种环境下,你让他们满眼见到的都是这个时代扭曲变态的同步的充满虚伪的作品,其效果不必赘述。老百姓不是傻子。


  这样一来,可以想像,真的假的、好的坏的、高水平的江湖的,泥沙俱下,而老百姓也顾不得(也没必要)去做鉴别了,一慨贯以“丑”名!那些所有关于美的东西,也都烟消雾散了。

  延伸阅读:

  微末随笔:《就一些名家楷书水平的看法》~上

  微末随笔~魏碑与“丑”书

  《微末:我与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