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城计”古今谈 - 艾维丹

 李明旭 2017-08-12


 leebapa
提起“空城计”,大家马上会联想到“羽扇纶巾、指挥若定、潇洒自如”的诸葛孔明。当他获悉马谡这小子竟然不遵指示,自作聪明,擅作主张时,马上“哎”的一声断定街亭必将失守,于是匆匆命令赵云、魏延、姜维等人火速退守阳平关,自己则带领人马赶赴西县,连夜搬运粮食。

可是,说时迟那时快,坏消息接二连三传来:马谡不但失守街亭,而且几乎全军尽墨;司马懿的二十万大军,势如破竹,形同导弹,直指西县飞来。这时孔明手下只有一员大将,五千兵马,如何迎战?想要弃城而逃、避走阳平关,无奈已经是“时不我予”了。

在这战也不能、退也不得的紧要关头,诸葛孔明到底不愧是一代军师、半生戎马,非同一般草包饭袋,临急屁滚尿流、呼爹唤娘的;他只是稍微捋须低吟、脑壳一摆,登时急中生智,计上心头。他料定司马懿一向多疑,这时唯有利用他此一弱点,展开心理战以求脱身。于是下令打开城门,指挥五千兵马埋伏城内各处,不动声色,只留下三几个老弱百姓在城里若无其事地洒水扫地,而孔明自己则在城楼上悠然自得,抚琴弄弦,只当对方的二十万大军是透明的。

前哨将如此这般的情况报入营中,司马懿岂肯相信?于是亲自跃马挥鞭奔至城下,仔细作了一番探察之后,不禁哎呀一声大叫:“不好了!”随即气喘吁吁地奔回营地,命令“前军改作后军、后军改作前军”,匆匆往北路撤退……。

事实上,这样的“空城计”并不是孔明独家首创。《左传*庄公二十年》早已记载了叔詹的“悬门不发”(城墙上的大闸门不放下)的史实。

公元前666年,地处南方的楚国逐渐强盛起来,不断向北方开疆拓土,扩张势力。一次,楚尹令子元居然动用了六百乘大军,浩浩荡荡挥师北上攻打郑国,仅仅在几天里气势汹汹的逼近郑国都城,郑国危在旦夕。这时候,郑国大臣们无不慌作一团,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向楚国求和;有人提出“坚壁”以待盟友齐国援军到来;有人认为必须不惜一切牺牲,背城一战;更有人力主撤奔桐丘,以避楚军锋芒……大家七嘴八舌,没完没了。

这时,独处一旁静思的叔詹发言了。他分析了整个形势,认为楚国这回破例地动用了六百乘大军来攻,显然志在必胜,所以他们必然会稳扎稳打,不敢冒冒然进入险地。看穿了对方的动机与心态之后,他指挥全军埋伏城内,旌旗四处飘扬,百姓则照常活动,不得惊慌,以免露出破绽。而悬吊在城墙上的大闸门则悬而不放,让敌军疑惑不解,莫测高深。

果然,当楚国的军队逼近城下,目睹这等反常情况,疑虑重重,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下令就地安营,等待探明真相后才作主张。可是,这么一延缓,军情骤变。消息传来,齐国连同鲁宋援军已经开到。这时,楚子元唯恐前后受敌,无心恋战,急忙下令退兵。撤离郑国疆界后,却令军队鸣锣击鼓,高奏凯歌,回国报捷去了。

说起来,这类“空城计”绝非万全之计,如同赌博,得失难料,成败难卜。只要一有差错,后果可想而知。纵然说是“神机妙算”,可是,生死存亡的命运到底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上,只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用之。

除了叔詹、孔明之外,据说汉朝的李广、北齐的祖狄以及唐朝的张守珪也都曾经使用过“空城计”。

人们都说:“商场如战场。”

现在工商业发达,人们经商也常常大摆“空城计”,不论手段与技巧,纵然不能远超前人,至少也不逊叔詹与孔明。

本来,一般商人都是从小本经营开始,稳扎稳打,按部就班,由小到大,这可算是“务实派”的保守商人。不过,西洋人早就说过:“时间就是金钱”;在这分秒必争的社会里,小本经营,做些鸡毛蒜皮的小生意毕竟费时费气,难登龙门。

就像我们现在利用高速公路开车前往目的地一样,许多人经商已经不再走传统的羊肠小道,而是尽量利用快速致富的商场highway,省时省事,出入风光。

如果你能学得一点鸡鸣狗盗的小本领,纵然身无分文,一贫如洗,也照样可以大展手脚。只要你抱定“亏是你的,赚是我的”的大无畏精神,就可以四处招兵买马,邀些有本钱的人加股,自立门户。然后,堂而皇之大做生意,而且要尽量虚张声势,争取他人的信任,争取他人放账,尽量利用别人的资金来做生意,正所谓“精商无真本”,就是这个意思。

万一事有差池,生意赔了本,危机四伏时,要沉得住气,临危不乱,千万不可慌张。只要想到诸葛先生那几个残兵弱卒就可以吓退司马懿的二十万大军,你就会像吃了豹子胆一样英勇无比,天塌下来当被盖!

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你只好打肿脸皮充胖子,出入以名贵的豪华轿车代步(反正金融公司有的是钱),上高级餐馆(有信用卡),住大洋房(租赁可也)……总之,尽量装阔,千万不可露出马脚来,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请想想,当年的叔詹和孔明要是布局略有破绽,结果必定全城遭殃,尸横街巷,死无葬身之地。经商如用兵,不可不慎啊。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旦守得云开见明月,时来运转,财如秋水滔滔至,利似春雷处处鸣。届时,你就可以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而叱咤风云了。

  其实,这样的“空城计”充其量不过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小儿科罢了。如果是一般胸怀大志,气贯长虹的商场俊杰,手法与排场可就波澜壮阔得多了。他们大搞合作社,竞创控股公司;其声势,浩浩荡荡,其气魄,翻江倒海,虽无真财实本,却也可以广集游资,大显身手。况且,门面一开,银行家也得刮目相看,要借用千万亿万,悉听尊便。一旦情势失控,回春乏术,只须扫扫屁股一走了之,请银行家自己保重,自行收拾残局,当事人绝无杀身之祸,妥当安全。

  说真的,像这样一场规模宏大,场面雄伟的“空城计”演出,就算是孔明再世,恐怕也难担当重任,只好充当配角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