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世上最毒的鸡汤

 成功是什么 2017-08-12

今天,为您推荐一本好书,这本书厉害之处在于它曾公开叫板风行全球“一万小时理论”,并彻底否定了人们认为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能成功的看法。


来源 | 诺亚财富

作者 | 品牌市场中心 贾雅楠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天才”,这个口号人尽皆知。它告诉大家,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坚持一万小时,你就能成为专家、就能成功。

 

真的如此吗?

 

《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作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 跳出来说:绝对不可能!

 

下面,我们为各位分享本书中的几个精彩观点: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K. Anders Ericsson 安德斯·艾利克森


为什么很多人长期练习

依然是业余选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

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

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因为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就解释了为何一个人即便坚持了十几年每周游泳,却依然只是业余爱好者,因为他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而一个真正专业的游泳选手,要反复进行严格、认真的训练,一旦已经熟练掌握了某项动作,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而不是只在水里泡一万个小时而已。


寓教于乐?

专业选手从来都不是这样培养的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

 

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

 

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一个动作几百上千次重复练习,既单调又辛苦,大部分人是承受不住的。

 

刘国梁陪张继科练习乒乓球的时候,旁边放了一篮子乒乓球,飞快、不停的发球。张继科用同样的姿势和动作不停接球,练习完毕,张继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刘国梁说,这个节奏还可以。这才是专业的练习。

 

边玩边学?那只是大多数人美好的愿望而已。


天才真的存在吗?

天才不过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刻意练习》还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天才不存在,所有的天才都是通过练习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

 

很多人觉得音乐神童莫扎特是天才。但是,教授们通过对莫扎特成长经历研究,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天才,只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孩子。他爸爸是一个音乐家,从莫扎特两岁起,全职在家教他音乐。他四岁的时候,爸爸替他写了一首曲子,署名莫扎特,大家就说莫扎特四岁开始作曲;六岁的时候,他改了几个音符,大家就说他会编曲。

 

也有人说莫扎特的“绝对高音感”传说只有万分之五的人拥有(可以听出音的具体音名,例如降B、升A)!他怎么就不是天才?

 

为此,教授们找了群小孩子,专注练习了半年,60%的小孩子都拥有了绝对音高感。

 

很多人说帕格尼尼是天才。他有一次演出的时候,突然一个琴弦断了,他不动声色继续拉曲子,紧接着又断了一个,他仍然继续拉琴,又断了一个……最后,他用一根琴弦拉完了整首曲子。大家高呼,帕格尼尼真的是天才!只用一根琴弦就可以弹奏!

 

其实大家稍微动动脑子就会知道,一位音乐大师用的琴质量怎么会这么差?事实是,他当年作了一首曲子,只用一根弦就可以完成,他的表演是在故意炫技,为了证明自己是“天才”而已。

 

再来看人的记忆力。正常人一次可以记住7位数字,有教授找了一个普通大学生,每周练一次计数,通过不断调整学习方法,练习了两年,一共100个小时,这个学生一次性能记住85位数字,并且过两天还能记住。后来,一个中国小孩来学习这种方法,一次性能记住300位数字。

 

通过刻意练习,人的大脑潜力很可怕。

 

在身体上,人的潜力也很大。

 

在跳水运动中,专家曾说向后翻腾两周半是人类做不到的。现在,这个动作已经不好意思拿出来比赛了;

 

当杰西·欧文斯在1935年创造出100米跑10秒3的世界纪录后,医学界的代表声称:人类肌肉纤维所能承受的运动极限绝对不会超过10米每秒,所以,人类100米跑的最快时间不会低于10秒。现在,跑不到10秒内,连决赛都进不去…


刻意练习是什么?

就是有目的的练习


说了这么多,怎样才能做到刻意练习?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有目的练习都要有这三个步骤:

 

1. Focus专注:要专注地去解决某一个问题、去练习某一个动作。

 

科学家曾找了一位盲棋大师,他不看棋盘,只听双方怎么下棋,可以记住100盘棋。后来,科学家随便在棋盘上没有章法的放棋子,结果显示,这位盲棋大师的记忆还没有小孩强。

 

为什么?因为高手不是靠记忆力和智商取胜,而靠心理表征。

 

这就像是刚学会开车的人,要记住每个步骤。这就是没有建立心理表征的表现。

 

开车熟练了,还有人要背步骤吗?不用了,这就是建立了心理表征。在某些事情上建立了心理表征,就是专家了。

 

2. Feedback反馈:所有的练习都要有反馈。

 

书中举例,有一个小丑,他的工作是在第一场和第二场马戏表演间歇讲笑话。但中场时候很多人会去上厕所,所以他就很尴尬。于是他买了个秒表,在曼哈顿街头,拦住一个人就讲笑话。刚开始他讲了三秒对方就走了,后来延长到十秒……他不断调整讲笑话的方式,直到能讲着笑话把一个人送回家。

 

后来,他在中场休息的时候讲笑话,就再也没有人去厕所,都在听他讲笑话。这就是反馈

 

3.  Fix 调整:不断调整不断改善

 

通过正确的练习方法,有时候不需要一万小时,只需要100小时,你就可以成为专家。

 

应该将刻意练习引入生活和工作中,就算是写PPT,也要不断从观众那里获得反馈,对于别人给予的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要求自己每次都写的更好,直到只要PPT一播放出来,所有人就知道是你写的;就像是方文山的词,一看就知道是他写的。

 

最后,这本书告诉我们:

 

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惯性,我们在自动驾驶的路上不断地走,生活就会变得无趣。想让生活有趣,可以从多个维度,让自己成为更厉害的人。你和孩子的沟通可以变得更厉害,收拾房间可以变得更厉害,可以边带孩子边写出精彩的小说… …而这些,都需要刻意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