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使用“假证”逃脱门票的游客们...

 江记8huf9uoz8t 2017-08-12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学生证、记者证、士兵证以及军官证享受部分景区门票减免优惠,于是有投机者打起了持假证旅游的主意,让各大旅游景点防不胜防。作为导游,还遇到好多游客拿着假证要导游帮买优惠票,然后门口被拦,进不去景区...


特殊证件本是国家给予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惠民政策,然而有人就是看准了这个“空子”,通过办理假证,妄图投机取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骗取景点的门票优惠 



如同新闻所说,有些人在路上还生龙活虎的,一到了买门票时却都成了“残疾人”,委实太过荒唐。而据张掖这一景区所在的派出所民警所言,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使用假证的警情,一年没收假证接近1000本。

使用假证是违法行为。

专家问答

问:持假证旅游是否违反法律?

专家观点:

◇使用假证旅游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使用假证享受景区优惠政策属于诈骗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诈骗罪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文明旅游,提高游客的素质,培养理性旅游者

◇景区应设立信用系统,实行黑名单制度,利用负面评价引导游客约束自己的行为;与执法部门联动,配合执法部门作出相应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也就是说,使用假证最低处罚也是行政拘留。

一场快乐的旅游,瞬间就能变成“拘留所N日游”,很多公职人员甚至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被开除。显然,其违法成本并不低。

那么,假证何以会如此猖獗?

首先,还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法,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只想省点门票钱,没什么大不了。

其次,导游等旅游从业者并未给予足够的说明。

再次,警方能为游客着想,的确出于善意,但单纯采取口头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纵容违法的负面效果。


必须明确:使用假证不仅违法,也有违诚信原则,

自然也属于不文明现象。每个人都应该懂法律,树诚信,守规矩,不能为了沾一点便宜,就去揩公共资源的油。


事实上:这也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伤害。

旅行社、导游等应切实尽到责任,把好第一道关,打消游客的侥幸心理。警方则应该严格执法,并从源头入手,严厉打击制假造假的违法行为,不能让法律形同虚设。

另外:也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比如,今年黄金周前夕,12301全国旅游投诉平台手机版上线,游客权益如果受到侵犯,可用手机直接投诉。那么平台可否增设功能,让旅行社、景区和警方等将使用假证等违法行为上传,建立相关数据库,记入旅游征信系统,问题严重的还可纳入“旅游黑名单”。让旅行社、景区和警方有更多的手段打击假证,多方共举,堵住窟窿。


同时要治理持假证旅游现象,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着眼于预防。正确认识门票在整个旅游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科学的门票定价政策,凸显旅游景区的社会性和福利性。提倡文明旅游,提高游客的素质,培养理性旅游者,这需要景区、旅游管理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旅游管理部门应协同有关部门,严格办证流程。更重要的是,提升景区的管理工作,提高景区相关工作人员的票务管理能力,对接身份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精准性。


二是着眼于加重处罚。建立健全景区票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比如设立景区的信用系统,实行黑名单制度,利用负面评价引导游客约束自己的行为。旅游管理部门应积极探讨,将景区信用采集纳入国家统一的信用管理系统,成为征信来源,从更大范围来约束游客的行为,不仅能提高景区票务管理的效率,也能完善国家的信用管理体系。针对没有执法权和处罚权的问题,景区可与执法部门联动,配合执法部门处罚违规游客,对于打击假证工作,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你带的游客有用假证来忽悠你的吗?

真的很讨厌!

遇到这样的事情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法吗?


右下角留言区分享你的经历和观点!



导游圈APP,欢迎各省份加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