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三角皮瓣法内眦赘皮矫正术的设计

 昵称33251374 2017-08-12


韩国栋,冯辉利,宋晓东,黄文,

王钊,倪云志,谷斌,艾玉峰





位于内眦前方斜向或垂直分布的半月形皮肤蹼状皱襞,是蒙古人种的正常种族特征,其发生率为50%~60%,有蒙古皱襞之称。根据内眦部眼轮匝肌纤维的起点、分布等特点,内眦赘皮分为上睑型(正向型)内眦赘皮、下睑型(反向型)内眦赘皮、上下睑型(水平型)内眦赘皮。传统的矫正方法主要采用Z成形法或改良Z成形法Ⅰ期或Ⅱ期矫正内眦赘皮,术后瘢痕均较明显。 


术前设计

 

新内眦点的确定

患者取立位,需行重睑成形术的患者先设计重睑线;将一侧内眦部皮肤向鼻侧牵引展平,显示泪阜,泪阜最内点设为E点(图1a),其E点的皮肤表面设为A点。然后由原内眦向内侧平行移位23mm,设为B点,即新内眦的位置。内眦赘皮与下睑的交点设为C点,AB点的距离等同于AC点的距离,同时新内眦设计比两眼长轴的水平线稍偏下12mm,使睑裂倾斜度符合正常参数,可以显得较自然。

 

三角瓣的确定

患者取平卧位,沿下睑缘内侧1/3画睑缘线达原内眦A,A点与新内眦点B连线;重睑线最内侧点设计为D点,由D点分别向AB点画线,形成△ABD三角瓣(图1b)。同法设计对侧。

 

操作方法

1%利多卡因加110万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按术前设计线切开△ABD三角瓣,并根据赘皮的轻重程度沿下睑缘向颞侧切开,剪除△ABD三角瓣内多余皮肤,延长切口并释放多余的皮肤,以免形成“猫耳”,一般不超过下睑缘中点。用剪刀沿下睑缘切口皮下分离至睑缘下约5mm,分离并切断内眦韧带前脚部分及周围包绕的部分眼轮匝肌,使原内眦部充分松解;将皮瓣向上提起,使BA点皮肤对合,行全层对点缝合,皮下不缝合固定。此时,可见内眦向鼻侧移动24mm,原被赘皮遮盖的泪阜显露,内眦形态得到改善。连续或间断缝合下睑切口,以消除“猫耳”,上睑皮肤切口内翻缝合。对于同期行重睑形成术的患者,应保证BD线位于重睑线内,然后按常规重睑成形术的方法完成。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单Z成形术进行内眦赘皮矫正。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传统的Z成形术进行了改良,以期达到更好的美学效果,但由于内眦瘢痕位于鼻旁而不是隐蔽处,术后仍遗留较明显的瘢痕。笔者采用的方法与常规内眦赘皮矫正术的区别是术后瘢痕隐藏在下睑缘下方处,并且上睑皮肤切口位于重睑线内侧,此两处皮肤张力小,瘢痕不易增生,切口隐蔽。但应注意,术中在去除皮肤下方的眼轮匝肌行皮肤松弛时,应保留睑缘下方的眼轮匝肌,以防止眼睑畸形的发生。在内眦赘皮矫正术同期行重睑成形术时,应将切口上臂设计于重睑线内侧,并保持协调的弧度。本组患者均为正向型、水平型内眦赘皮,在去除皮肤前,应保证下睑切口长度足够,以释放多余的皮肤,防止出现皮肤皱褶。对于需行睑袋修复术的患者可同期行该手术。

 

总之,正向型、水平型内眦赘皮的患者采用去三角皮瓣法内眦赘皮矫正术,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对于反向型内眦赘皮者,由于临床例数较少而未曾应用,但从理论上推测是可以适用的,但须注意皮下分离后下睑皮肤会更加松弛,应避免皮肤皱褶的生成。确切的临床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