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园诗人陶渊明,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快乐老年435 2017-08-12

田园诗人陶渊明,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东晋末年,政治局面十分混乱。在动荡的年代,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那就是陶渊明。又叫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因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又给自己起来一个“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是陶逸做过太守。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生活变得艰难了。

陶渊明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少年时怀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曾写下“忆少年时”“猛志逸四海”等诗句。二十九岁时,他第一次出来做官,任本州江州的祭酒,但他适应不了当时时代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风气,很快就辞职回家了。

陶渊明自己耕种着几亩农田,勉强糊口,但农闲之余尚能饮酒赋诗,倒也逍遥自在。他的子女年幼,收入不够,日子越来越穷。无奈之中,他只好再次出来做官。四十岁那年,他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次年又出任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做官的时间越来越长,陶渊明越来越感到当时的官场下勾心斗角与自己的意志背道而驰。上司也觉得眼前的这个参军与自己格格不入,就把他调去当了彭泽县令。

一天郡里督邮来彭泽视察工作。这些督邮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利,经常故意刁难,作威作福。 陶渊明手下的一个小官根据以往的经验,劝他穿戴整齐,前去迎接上司,表示恭敬。陶渊明听了,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折腰那(当时县令的俸禄是五斗米)而向那些卑劣的人低头!”他把官印交给了小吏,当天就离职回乡了。

田园诗人陶渊明,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吃饭穿衣固然重要,但违背性在精神上会造成更大的痛苦,于是陶渊明以一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豪言壮语,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陶渊明的许多作品都是在隐居之后完成的,其中就有最有名的《归园田居》。

陶渊明最有名的代表作市一篇优美的散文《桃花源记》。文章内容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田园诗人陶渊明,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这篇优美的散文反应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陶渊明的诗细致地描绘了农村景色和村居生活,平淡朴实,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称为“田园诗”。后来田园诗题材被历代诗人继续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主流派,陶渊明也被视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不是正是现代的我们,对陶渊明精神的体现,渴求自由与美好向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