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以上海归税后工资低于6000,过半创业失败

 齐鲁生 2017-08-12

搜狐教育讯 据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总数达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人才回流后,海归目前的就业、创业情况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携手,于2017年8月12日联合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本研究重点反映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海归的留学前后情况的变化、回国发展的现状、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于当前留学生回国发展的看法。此次调查共收到问卷3032份,其中有效问卷1821份。

/海归基本情况分析/

男性样本比例略高于女性,以80、90后为主。

性别方面,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较合理,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占51.7%,女性占48.3%。

年龄方面,以80后和90后海归为主,其中,80后海归占比42.3%,90后海归占比为53.3%,经过细分发现,90-95年之间的海归占比为50.0%,95后仅占3.3%。70后、60后海归占比较少,分别为3.5%、0.9%。

出生于北京的海归居多,北京、上海和广州为出国前主要所在地

从海归出生地来看,北京稳居首位,且比例远远超过其它地方。上海、郑州、广州、西安、成都居前六位。其它各城市占比依次递减,但差距微小,且地域涵盖我国东、中、西各地区。

六成以上的海归认为国外的校园安全问题只是“个别案例”

从校园安全问题来看,65.9%的海归认为“只是个别案例被媒体放大,不值得大惊小怪”,27.4%的“较为常见,要提高防范意识”,6.7%的选择“不清楚”。

海归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国际视野、语言优势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海归就业优势方面,在国际视野、语言优势、跨文化沟通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的比例分别为85.9%、82.2%、79.5%。

劣势在于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

在海归就业劣势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在于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回国错过校招季;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海投效率低下;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占比分别为65.9%、46.6%、45.3%、44.7%、41%。

与家人团聚是回国的主要原因

回国发展原因调查显示,“方便与家人团聚”和“情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两大主因,分别占比70.6%和63%。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调查样本中70%以上的海归是独生子女。国内经济增长,政治稳定、饮食文化、国外经济形势不利、国内生活丰富等方面因素比例均超过25%。另外,国内社会网络关系、专业在国内发展前景、奉献精神等亦是重要原因,分别占22%、16.2%、15.8%。因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而归国的人员仅占8.8%。

回国后北京为首选

海归目前所在的城市中,北京和上海依然以较大比例优势领先其他城市,占比分别为24.7%、13.8%,深圳和广州位居其后,分别占4.9%、4.6%。相对于2015年数据,在北京和广州的海归比例有所下降,分别下降2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此外,在被调查的海归中,92.1%的状态是在国内就业,在国内创业的仅占7.9%。

/海归就业状况分析/

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公开招聘渠道是海归在国内找到第一份工作的首要渠道

从获得国内第一份工作的求职渠道来看,排首位的是通过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公开招聘渠道,占比超六成,为62.6%;其次,通过家人或亲戚朋友推荐的占22.5%;再次,通过猎头、人力资源公司等中介,占7.4%,通过线下的留学人才招聘活动的占3.1%,通过国内政府宣讲的仅占1.1%。另外,通过其他渠道的占3.3.%。

就业单位所处行业集中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和金融业

在就职行业方面,位居前五名的依次为IT/通信/电子/互联网、金融业、文体教育/工艺美术、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汽车/生产/加工/制造,占比分别为15.5%、14.6%、9.9%、9.4%、9%。接着是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公关/认证/外包)、房地产/建筑业、服务业(医疗/护理/美容/保健/酒店/餐饮/旅游/度假)、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占比均在5%-9%之间。最后是能源/矿产/环保、政府/非盈利机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农林牧渔占比均在5%以下。与2015年相比,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就业人数超过金融业,从第四位升至第一位,增长10个百分点,反映出近几年我国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私营/民营企业是吸纳海归就业的最大载体

海归就业单位的类别呈现多样化,但主要集中在私营/民营企业,占比为47.4%。其次是外商/港澳台独资、国有企业,分别占16.7%和15.9%。合资企业占比为10.8%,机关事业单位占比5.2%,其它性质单位占比4%。与2015年相比,海归选择私营/民营企业就职的比例明显增加,增长11.3个百分点;相应地,海归选择外商/港澳台肚子企业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民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力逐渐增强。

销售和技术岗位雄踞榜首,工作岗位与海外所学专业匹配度较低

海归就业的工作岗位类型分布中,排名前五分别是销售、技术、市场/公关/广告、运营、行政/后勤,占比依次为13.5%、12.3%、10.3%、9.4%、8.4%。其次是财务、人力资源和研发,占比分别为5.9%、5.7%和4.7%。设计、产品等岗位占比均低于4%。

40%以上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

海归的工资分布中,6000元及以下的占比44.8%,6001-8000元的占比22.7%,8000-10000元、10001-20000元的分别占比13.0%和13.7%。20001元及以上的占比最低,仅为5.8%。

/海归创业情况分析/

创业领域集中于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

在行业分布上,海归们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其中,创业者创立的企业主要集中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占比近五分之一,为19.8%。此外,紧随其后的是服务和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占比分别为14.7%和11.8%,选择金融业的仅占10.3%。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房地产/建筑业、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公关/认证/外包),占比均在10%以下。汽车/生产/加工/制造、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能源/矿产/环保占比均为5%。政府/非盈利机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的占比均低于1%。

经济快速发展和人脉关系是海归选择创业城市的重要考虑因素

选择创业城市的理由呈多样化特征,其中经济发展、人脉关系、环境舒适、文化多元包容性强、资源集中五类原因的认同度均超过三分之一,占比依次为49.3%、39.7%、36%、32.4%、32.4%。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其次,产业基础、配套设置、人才政策、房价等生活成本,占比分别为28.7%、27.9%、20.6%、19.1%。此外,选择其他因素占比6.6%。

过半数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的经历,缺乏创业经验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当前创业项目运营成本高是最大阻碍

52.9%的海归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的经历。囿于样本数量,预测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实际比例还可能更高。

对创业失败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经验匮乏和资金不足为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0.4%和29.4%,市场定位偏差的比例高达27.2%。此外,合伙人之间出现矛盾、技术不够先进分别占比16.2%、8.8%。其它因素占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