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两个处,不是官员的级别。 而是为人处世之法。 昨日(8月10日),潘鹰老师在群里说,与人为善,当履行三处: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诚哉斯言!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三个处,将“为善”两个字变成了行动让我们更加容易在日常中修行操持。 反求诸己,省察克治,我看我自己,反而经常容易做到另外三处: 看到人的短处,戳到人的痛处,惦记人的坏处。 看来这两个处,是做人的“级别”。 一个汉子,一米七,体重85公斤。我们分别以不同角度的三处来看。 看人长处:扎实敦厚,不容易别人欺负;台风来了,也吹不走啊。 看人短处:一个胖子!一定是不运动,很懒惰之人! 帮人难处:帮助递上低处的一把钥匙。 戳人痛处:你该减肥了! 记人好处:一起出行,很有安全感。 忖人坏处:? 反求诸己的人,往往多会检省自己,自然不会有太多精力去论他人之短。 浅薄虚幻之人,往往会鄙薄他人,自然很少观照自己的内心。 我等修习心学之人,当从“正处”着手,远离“负处”。 正处时时展现,诚意自然显现,善意的力量就能帮助你乘势成事。 负处经常出现,恶意成为你的标签,还有什么人愿意帮助你? 负处,也不是全无坏处。 对他人用三个正处。 对自己倒可以用三个负处。 多检省自己的短处,用学习和资源来补。 多思虑自己的痛处,用坚持和毅力去除。 多思忖自己的坏处,用行动和方法克服。 比如我的短处,实操能力弱。一个办法是用资源整合,让强人帮助我(在他有好处的前提下)。 比如我的痛处,销售业绩久久不能达到预期。一个是不要急躁、米酒品牌品类创新本来就不容易,降低自己的预期;一个是,树立“持久战”的新战略,节约资源、蓄势待发。 比如自己的坏处,喜欢高谈阔论。现在时时提醒自己,止语少言,看到话语对方有说话的意向,无论自己欲望再强,也强行遏制;说话之前,吞入肚子里,再加工一分钟说出来。 看他人,要用正三处。 看自己 ,不妨多用用负三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