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法灵:“寂静光天王,得普现身说法解脱门;如来法身不思议,如影分形等法界,处处阐明一切法,寂静光天解脱门。” 如影分形等法界,啥意思?等法界,啥意思? 临济宗守缘禅师参见宝峰禅师,一天,正值宝峰上堂讲法,说到永嘉大师名言:“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守缘禅师乃有悟,并以补充道:“以一统万,一月普现一切水;会万归一,一切水月一月摄。”。好比,一个池子分成五个小池,每小池各现一月影,月随池而成五,这就是月无容心,一而不一,以一统万,以一月统万影。若将五池合而为一,则仅见一月,月随池而成一,月仍无容心,不一而一,会万归一,汇万影归一月。这即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佛法身能如月影分形,如千江有水千月,佛是怎么做到这样的? 佛书《四世因果录》中:印度阿育王,设斋供养天下僧道,众人皆已来过,唯独平埒炉尊者延至日落黄昏之时。
育育:为何你来得这么迟? 平平:我赴了天下人的筵席。 育育:天上为什么这么黑?因为牛被吹得满天飞! 平平:出家人不打诳语。 育育:一人如何赴得天下筵席? 平平: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育育:你可以分如影分形?可如月一般千江有水千江月那样的分身无量现于天下各筵席处? 平平:嗯。 育育:千江里的月影可是同时显现天月的,难道你也可以同时现身各处? 平平:嗯,月无容心,故月映千江。 育育:无容心是何意? 平平:即无别心,月视千江是平等的,即等法界。 育育:你一人吃天下千筵,肚子没撑破么? 平平:月影撑破江河了么? 育育:你是如何做到如影分形的? 平平:万里无云万里天! 育育:这句啥意思? 平平: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颠倒妄想如云,无云即无颠倒妄想,无云即了悟宇宙实相真相,无云现出万里天,天即天真佛性,人人皆具此佛性。 育育:千江有水千江月,也在说人人皆具如来佛性,月是道体,月影是道用。 平平:是身如皎月,有水着处现,弹指徧大千,何止数乡县。 育育:无心万事禅,一月千江水。
“善目天王,得普净一切众生界解脱门;众生业惑所缠覆,憍慢放逸心驰荡,如来为说寂静法,善目照知心喜庆。” 业是怎么造的?众生因一念无明,无明即无知愚昧迷惑,依惑造业,又依业受报,报应在六道中没出头,轮回不休。 无明迷惑,就是没有智慧,如果智慧充足,则心明眼亮,了知真相,岂会造业?岂会受报于六道中?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暗喻的就是心明眼亮有智慧,能辨别是非真假,白骨精三次幻化,他明察秋毫。 修行,修的就是智慧的圆满,迷惑转觉醒,妄念变菩提。 众生业惑所缠覆,憍慢放逸心驰荡,如来为说寂静法:因无明迷惑而憍慢放逸心驰荡造各种业堕落六道中,如来说寂静法对治无明迷惑。 什么是寂静法?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寂静法! 般若波罗蜜多,智慧的彼岸,智慧的圆满之意。 以般若智慧,照无明业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寂静法。 了悟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即寂静法。 若认为有一个无明,有一个迷惑在,就一定有业在。 众生业惑所缠覆,憍慢放逸心驰荡,如来为说寂静法,善目照知心喜庆。善目照,就是观自在菩萨,照五蕴皆空。 不仅照五蕴皆空,还照“色受想行识”空; 照“眼耳鼻舌身意”空; 照“色声香味触法”空; 照“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空; 照“无明、老死”空; 照“苦集灭道”空。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依般若智慧,远离无明迷惑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个涅槃也是寂静法。 智慧是寂静法之始,涅槃是寂之终。对治业惑之法用智慧,最终目的是达涅槃。
“宝峰月天王,得普化世间常现前无尽藏解脱门;一切世间真导师,为救为归而出现,普示众生安乐处,峰月于此能深入。” 什么是无尽藏? 一切世间真导师,为救为归而出现,普示众生安乐处:什么是世间的真导师?为救众生返朴归真,普度众生解脱安乐的是真导师! 苏东坡:“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 王阳明:"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 无尽藏,指自性真心妙觉明心,此是自家用之不尽、取之不尽的宝藏。 “无一物中无尽藏”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异曲同工。 有花有月有楼台,性空不碍妙有,自性与法界无碍相融。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自家内在有取之无尽之宝,却外外乞讨,法在心中,法不外求。 何为真师,能教你回观返照从心求法者; 何为真师,能教你即心是佛是道是法者; 何为真师,能自度度他慈悲度人传法者。
今天的法讲到这里。 |
|
来自: 玉青堂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