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把脉能相信吗?有什么科学依据?

 水墨烟山 2017-08-13


我就是专门研究脉法的民间中医,就我个人而言,所谓脉象,实际上就是在心脏搏动下的血液流体力学。

振动脉内的血液,直接传导心脏的振动波,压力支撑起庞大的管道系统。血管在振动波的压力变化下一胀一缩,有如潮汐起落,形成峰值明显的回波。血液从大动脉到小动脉,再到动脉毛细血管,参与代谢后从静脉毛细血管转到小静脉,再到大静脉,期间经过无数次的迂回,心脏的振动波峰值逐步衰减,压力相对稳定,血管变形微弱,其形成的回波趋于静态。所谓静态在微观上当然也是动的,只是超出了常人的感知范围。实际上不管是动脉系的还是静脉系的毛细血管,其振动波已经是人手感知的极限之外了,已经接近于静态。

振动波传达的是血液在血管内循环的情况,身体各部与五脏六腑因自身特性的不同以及病变的性质、程度不同,影响到途经的脉管,也就是说脉管经过什么地方,其振动回波就带有什么地方的特点。脉管与心脏的内部距离不同,振动回波产生的时间也不同。这些都成为各自可诊断识别的标志。各种状态的回波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复杂的信息,即脉象信息。医生对脉象的解读和潜艇兵对声呐信号的解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不过一个是用手,一个是用耳朵。所以脉象也可以是很科学的,并不神秘,可以技术化,更是可以学习的。

理想健康状态下的人体,气血在人体内运行,没有丝毫阻碍。基于生命构造的完美性,心脏的振动波被人体自动过滤吸收,波形平缓,表现出柔和平稳、清晰干净的特质,称为平脉。

振动波由心脏搏动的压力产生,表达的其实就是血管内血液压力的情况。这种压力支撑起人体的组织结构,表现在外的首先就是肌肤的质地和外形:高低肥瘦,软硬松紧,大小粗细等等,这些是相对静态的信息。还有另一类的信息正如濒湖脉决总结的: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这些主要是体现动态的信息。

一个人的生理状况,好比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沙石泥土、草木人畜等,无不在人身上可以一一对应。这是天地万物,一体全息的道理。我们要考察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既要看它的河流湖泊,也要看它的山丘平原、城市交通、物产矿藏等等,人也是如此。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张人体的山川河流图,我们称为全息脉象地形图。

全息脉象地形图的信息自然就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动态脉象来源于动脉血管,体现动脉血的情况;静态脉象来源于静脉血管以及动、静脉毛细血管,体现静脉血和毛细血管内动、静脉血的交换情况。动为阳,静为阴,阴阳结合,才可能在最大、最全面的视角下来反应一个人体内的真实状况,可能也是最方便和快捷的。

简单的说,在脉象上通常能直接体现血管变形后的种种管状形态的,是各种大小的血管,尤其是动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因为太细,单个无法被感知,其表现以集群形式出现,血管内容物、和血管包裹物的形态决定了其形态。

什么样的物质存在导致了血管系统的异常,脉象上就体现什么样的物质特性。物质的特性,又受到外部和内部环境温度的影响,表现在脉相上就是寒相与热相的区别。同时,极端的情绪干预了神经和激素的运作,影响了身体内部物质的生养和运化,从而使脉象显现出情绪的特征。所以物质、温度、情绪是脉象构成的三要素。五脏六腑同样受到三要素的制约,反过来也影响三要素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脉象要素的考察,进而分析出五脏六腑乃至身体各部的真实状况。

不同物质形成的局部变异在脉象上显示的形象明显不同,相同物质形成的局部变异在脉象上显示的形象往往接近。动脉的变异通常是动的,静脉的变异通常是不动的。气性的病变以柔软的圆泡状出现,水性的以肿胀的水囊状出现,粘痰以果冻样出现,痰核(脂肪瘤)、肌瘤、息肉、血管瘤以大大小小的圆包状出现,脂肪以油膏状出现,结晶以细盐状出现,结石以硬沙粒出现,带包浆的结石边缘有软膜出现......如此等等,以其具有的形态和所处的脉位展开联想,就可以推导出是何种病变。这是全息最方便的运用。

空洞的描述理论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是真理。每天被众多的客人拿化验单考验,并且不用问诊就说出客人的绝大多数症状,那么脉诊的科学性就用不着争论了,没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