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把脉是如何诊断疾病的?真的可靠吗?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05-20 发布于黑龙江

把脉是中医上常见的诊疗方式,其又被称为脉诊或切诊,具体来讲,是指中医通过手指按压人体脉搏的方式,从而达到体察脉象的一种方法。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仅仅通过这样,就能正确感知机体的身体状况吗?究竟中医把脉的方式值得相信吗?

为何通过脉诊就可以诊察身体的情况和疾病呢?从现代医学来讲,脉搏是动脉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有节律搏动。脉搏与心脏的收缩力、心率、心律、血容量、血管弹性等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心血管的机能。从中医理论来说,脉象的形成与心脏的搏动、气血的盈亏以及整体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振动脉内的血液,直接传导心脏的振动波,压力支撑起庞大的管道系统。血管在振动波的压力变化下一胀一缩,有如潮汐起落,形成峰值明显的回波。血液从大动脉到小动脉,再到动脉毛细血管,参与代谢后从静脉毛细血管转到小静脉,再到大静脉,期间经过无数次的迂回,心脏的振动波峰值逐步衰减,压力相对稳定,血管变形微弱,其形成的回波趋于静态。所谓静态在微观上当然也是动的,只是超出了常人的感知范围。实际上不管是动脉系的还是静脉系的毛细血管,其振动波已经是人手感知的极限之外了,已经接近于静态。

开始诊察脉搏的时候,让患者伸出手臂,掌心向上,很自然地平摆着,首先看准掌后的高骨隆起的地方(《解剖学》上称为桡骨茎突),这就是“关脉”所在的部位,“关部”的前方为“寸部”,属阳,“关部”的后方为“尺部”,属阴。把“关部”认准后,然后以中指先下于关部,其次以食指布于寸部,再次以环指(又称无名指)布于尺部。身高的人,下指宜疏,身体矮的人下指宜密。

中国传统医学讲望、闻、问、切。切乃四诊之末,就是在望、闻、问的基础上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辨证(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关系)。准确的说中医治病治的不是具体的某种“病”,而是根据疾病发展到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采取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