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免费小说

 即心即佛efi2v 2023-01-30 发布于山东

切脉在中医诊断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的代名词,平时人们提到中医就会说:“三根手指头、一个小枕头。”可见切脉是如此重要,它是怎么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呢?

切脉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切脉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漫长历史。据考证,我国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就已开始广泛应用脉诊来诊察疾病,但由于历史久远,到底谁是创始者就不得而知了。

从西汉《史记》中可以找到相关记载:扁鹊救虢太子,以三部九候法诊断病情,后世便认为脉诊是由扁鹊倡导的。在对西汉初年著名医学家仓公淳于意的记载中,也谈到了仓公治病时必会诊脉,称之为“仓公脉法”。

中医脉诊历史悠久,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医学典籍,在此书中就已经有了关于脉象理论和切脉方法的相关论述,而《难经》则首次提出了“脉诊独取寸口”的方法。

东汉医圣张仲景创造性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诊病经验,确立了平脉辨证的原则,并采用以“寸口脉”为主合参“人迎脉”“趺阳脉”的方法,从而清楚地显示了脉诊的发展轨迹。

随后,西晋王叔和的《脉经》完成了对脉法、脉象的规范工作,确立了后世脉诊法的形态,规范统一了24脉象,首开脉象鉴别的先河,对后世医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随后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脉法部分,就已经与此后的脉法基本相同了。

明朝张景岳著《景岳全书》,对脉神,脉之常变,脉之从舍、顺逆等都有详细论述。尤其是李时珍著的《濒湖脉学》中详细记载了27脉,简明易懂,十分受欢迎。

随着医疗的进步和发展,脉诊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依据。

为什么说中医离不开切脉

人活着,心脏就会不停跳动,推动血液在脉管里运行,脉管也会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这就是脉搏。中医里把这种脉搏跳动情况称为脉象。

那么,什么是切脉?

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脉搏,感知脉动应指的形态,以了解病情、判断病症的诊查方法。由于切脉相对客观、稳定,其可靠性与医师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民间自古就有用脉诊水平来判断医师能力的说法。

脉诊有很多种,比如“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寸口三部九候脉法”“十二经脉遍诊法”等,但不论哪一种,其脉诊的基本指导思想都是来源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中医理念。从脉来说,它本身就是沟通人体内外上下的通道,所显示的信息更为深层,也较少干扰,更能接近疾病的病机与本源。

脉诊之所以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关键在于其有相对客观、稳定;直达病机,洞见病源;提纲挈领,汇聚诸证等特点。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变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因、病位和判断预后等。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腠骨节,将全身贯通成一个有机整体。脉是经络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象的变化可以察知内在的变化。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人体内部的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

就脉象的形成来说,其离不开气血,而气血又与五脏六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一旦脏腑出了问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会发生变化。通过对脉象变化的把握,就可以判断出病变的具体脏腑,进而推断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中医切脉是一项系统辨证的应用,是诊断疾病的众多方法之一,不能代替其他诊断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全面观察,比如“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进行辨证论治。

大家都知道,中医最基本的疗法是:望、闻、问、切。就像西医通过听诊器听心脏跳动声音一样,中医在看病时,需要先将手放在患者手腕上按一会儿,然后根据脉象进行诊断,这就是切脉,就如《黄帝内经》中记载“按其脉,知其病”一样。

那所谓的“脉”到底是什么呢?

何为脉

早在古文《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就有记载“夫脉者,血之府也”。大致意思是指:脉是血汇聚活动的场所,因此可以理解为“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也称血脉)。

而中医上的切脉,“切”的其实是人的动脉。人体的血管有三种,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中跳动最有力、血液流速最快的就是动脉。因为中医要通过脉搏的跳动来判断病症到底是什么,所以就要选择跳动最有力的动脉。

中医脉诊把的是动脉

就像西医要观察心脏跳动的频率,不同频率对应着不同疾病。而中医在数千年发展历史中,也总结出数十种脉象,不同脉象对应了不同疾病。

那我们所说的脉象到底是什么呢?又为什么叫作脉象呢?

何为脉象

脉象,是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是通过用手指来感觉脉搏的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等方面(或称为脉动应指)。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有关。又因为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早在晋代,名医王叔和就将脉象系统归纳为24种,并编纂于《脉经》中,后期元代的滑寿书写的《诊家枢要》又将临证脉类发展为30种,到明代,神医李中梓编撰的《诊家正眼》又将脉象总结为28种,至今中医多沿用28脉。

为什么叫“脉象”

其实这个词中,暗藏了一个学说——藏象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内脏表现在体外的生理、病理现象。简单来说,“藏象”就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如何感知“脉象”

据《黄帝内经》记载“按其脉,知其病”。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感知脉象,中医都是用手去感触的,也就是所谓的——切脉。是要用整只手去感触脉象么?不是的。用的是三根手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通过这三根手指对手腕处寸、关、尺三部脉象的感触来诊察疾病,判断生理功能。不管是健康或是疾病,人体内在的各种变化都已经反映到手指,就看我们是否能识别和判断了。

怎样的“脉象”是健康的

其实在《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大致意思就是:正常人在呼吸时,一呼一吸间,脉搏总共跳动4次,再加上呼与吸之间的交换时间,脉搏跳动1次,所以正常人在一个完整的呼吸过程中脉搏总共应该跳动5次,这就是健康的状态。

因为古代将正常人称作“平人”,所以正常的脉相又称为平脉。平脉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有神及脉象和缓有力;二是脉律均匀无歇止,节律一致;三是脉搏充盈流畅。阴阳平衡,精神安和的生理状态是健康的象征。

人们去看中医,一听要诊脉,不用医生吩咐,患者自己就会把手腕伸出来,为何诊脉的部位是手腕?而不是脚腕或其他部位呢?什么情况下最适合脉诊呢?

诊脉部位为何选择手腕

人体头部、四肢、躯干都有动脉分布,可供切脉的地方很多。中医不是一开始就选择手腕为诊脉部位,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中医的诊脉方法其实有3种,最初医生选用遍诊法,将头、手、足三部分的有关动脉全部诊察,即《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三部九候法”;第二是记载于汉代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的“三部诊法”,诊人迎、寸口、趺阳三脉;第三是“寸口诊法”,详于《难经》,推广于晋代王叔和《脉经》,自从“寸口诊法”普及后,前二者便退居二线,极少应用。

诊脉选手腕,更能准确判断身体内元气的运行情况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首先,切脉就是切寸口(两手腕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而寸口又称为气口,气口的位置是在肺经上。《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意思是说肺通过宣发肃降使水精布散于周身,流注于五脏经脉,上归于肺部。除此之外,由于肺经起源于中焦脾胃,还能反映脾胃之气的盛衰,脾胃之气是滋养五脏的,那么位于肺经上的气口就能反映出五脏的盛衰。

所以切脉的时候找这样的位置,才能更加清晰准确地判断身体内元气的运行情况。

何时最适宜切脉

了解了为何选择手腕进行切脉后,那么哪些时间最适宜切脉呢?

其实答案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它的大致意思是说“黄帝问岐伯: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岐伯解释道:诊脉常在清晨,最好在天刚刚亮的时候,此时人经过一晚的休息还没有活动过,阳气未曾扰动,阴气还未散尽,各方面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又未用过饮食,经脉还没有充盈,络脉之气也调和,气血平和没有乱,所以容易诊出有病的脉象。”用科学语言解释大致就是:人体血压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活动后、吃饭、心情等因素。而早起后环境比较安静,没有进食,也没有剧烈运动,所以这时候测量血压最准确。

什么体位最适宜切脉

切脉时,患者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充分暴露伸展,气血畅通,以便诊察脉象。

不正确的体位,比如侧卧、上臂扭转,均可能导致脉管受压,脉气不能畅通,手臂过高或过低,都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脉象失真。

切脉的正确坐姿

切脉的正确卧姿

中医诊脉为何用三指

看到中医师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在患者手腕上诊脉,不免让人产生疑问,为何中医诊脉是用三指,而不是四指或者五指呢?

首先,从外观来看,五指中食指、中指、无名指这三根手指长短粗细最为相仿,可均匀分布在寸口脉上,容易手指平齐按脉,并能灵活自如的运用手法,有利于充分体会脉象。三指的总宽度也与寸口脉的长度相符,且各部脉长与指宽接近。可见,中医诊脉用指并非随心所欲,小小三指也是有它的道理存在。

中医和西医都会诊脉。诊察的部位也都是患者的腕部,也同样是利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触觉来了解动脉搏动的情况。西医主要是通过脉搏来判断心率和心律,但中医切脉往往要切上好一会儿,才能了解病情并做出综合诊断。

中医切脉诊断疾病的依据是什么

早在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濒湖脉学》上,就通过感触左右桡动脉寸关尺三部(脉学术语,手腕桡骨茎突前后的部位)的浮中沉来确定五脏六腑的阴阳表里和寒热虚实,使五脏六腑病变的部位有了明确的脉象依据,这也是中医切脉诊断疾病的依据。脉搏的力度、频率,对应着中医所说的“气”,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活着就是因为有气。

人在运动时,心跳加速,身体发热,气就旺;染病发热时,心跳亦快,气也旺。有力气足,无力气虚。所以无论运动或病态导致的心率增快,脉搏有力都是气足,而脉搏力度不足则是气少。比如两人都跑10千米,脉率都很快,但一个人的脉搏按下去是有力度的,说明他气足,可以继续跑步;但是另一个人的脉搏按下去力度不足,说明他气虚,如果再继续跑就可能出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我们可以做出更科学的解释,因为动脉是直连心脏的,所以通过脉搏的频率和力度等可以反映心脏搏动情况。又因为心脏收缩和舒张有周期性起伏,因此通过脉搏的跳动变化,可以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变化。比如心脏每搏动1次,桡动脉也搏动1次;心脏搏动快,脉搏也快;心脏收缩力量强,脉搏也强;心脏患病时,心律不齐,心脏搏动时跳时停,脉搏也相应地出现不规则。

因此无论从西医理论上讲还是从中医理论上讲,通过脉诊来诊断疾病都是有依据的。

当弄清楚脉诊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依据之后,才真正靠近了中医这一门神秘的学科。当然,有人会说,中医脉诊不就是切脉吗?而脉搏不就是心跳的反应吗?人们除了通过脉搏可以知道心跳的快慢,还能知道哪些信息呢?

大家可以把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在左手的桡动脉部位来试着给自己切脉,这时注意一下力道,是轻轻一按就能摸到脉搏还是需要重按才能摸到?

这就是脉搏给你的第一个信息——脉的位置深浅(也称脉位)。

轻轻触按可以摸到,重按则减轻是浮脉最典型的特征;轻轻触按摸不到,重按才摸到则是沉脉。

调整好姿势和位置,摸到脉搏之后,第一感受到的是不是脉搏的力度?是否强劲有力,还是虚软无力。

这就是脉搏给你的第二个信息——脉搏的强弱(也称脉力)。

寸关尺三部的脉都有力则是实脉,寸关尺三部的脉都无力则是虚脉。

再细细体会一下,脉搏跳动的范围是否有超越寸关尺这三部分。

这就是脉搏给你的第三个信息——脉动范围(也称脉长)。

假如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则称长脉;没超过三部,只能感触到寸部和关部,而且脉体短绌,则称短脉。

在感受到脉搏的长短后,是否还得感知一下它的跳动的快慢呢?

这就是脉搏给你的第四个信息——脉搏的频率(也称至数)。

中医以一个呼吸周期为脉搏的计量单位,一呼一吸为“一息”。假如在一息之间,脉搏跳动4~5次,则为平脉,也就是正常人的脉象。假如在一息之间只跳动了3次或者小于3次,则为迟脉;跳动了6次或以上,则为数脉。

同样,通过手指细细体会下脉道的粗细。

这就是脉搏给你的第五个信息——脉搏宽度(也称脉宽)。

脉搏粗大有力的为洪脉,狭小的为细脉。

脉搏的流利度、紧张度还有脉搏的均匀度,一般人不太能感受清楚,这需要技术高超且富有经验的医生才能感受得到。因此在通过粗略脉诊之后,大致可以得到以上所说的这八个信息,而这八个信息也就是构成各种脉象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医文献常用“位、数、形、势”这四字加以概括总结,演变到现在,更常用脉搏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5个方面概括更为贴切。

掌握有效的记忆口诀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接下来跟我一起学习脉诊步骤歌诀吧!

歌诀释义

首分浮沉:首先区别脉象是浮脉还是沉脉。

因为切脉时手指是从表层往深层逐渐探查的,首先轻触皮肤(即“举”),即可探出脉象是否为浮脉;无浮脉则又加压(即“寻”),在这个层次可触到许多脉象;然后第三种力量即“按”,此时检查是否有沉脉。实际上“首分浮沉”是按照手指用力的顺序来探测脉象的位置。

脉诊步骤歌诀

首分浮沉,二辨虚实;

三去长短,四算疾迟;

五察脉形,样样皆知。

二辨虚实:然后区别脉象是虚脉还是实脉。

用手指探测完脉象位置后,就知道了病症是表证或是里证,此时还需要知道正气和邪气的关系(虚证或实证),实证和虚证在脉象上的区别就是虚脉和实脉。因此“二辨虚实”是指用手指探测脉象,区别脉象的虚与实。

三去长短:用手感触脉象,区别脉管是长是短。

长脉与短脉这两类在脉形上有明显特征,手在做寸、关、尺三部探测时,应先区别出脉象的长短,然后才能进一步探测寸、关、尺的脉象。

四算疾迟:用手感知脉搏的频率和节律。

在确定好脉位和脉势后,接着就是感知脉搏的频率和节律问题。脉率不同有数脉、疾脉、迟脉、缓脉这四种区别;而脉律不同又有促脉、结脉、代脉、散脉这四种。

五察脉形:用手感觉是否有洪、滑、涩、紧、弦这五种脉形。

在完成以上几步探测后,接着就是用手感觉是否有洪、滑、涩、紧、弦这五种脉形。滑与涩相对而言,紧脉与弦脉相对区别,洪脉比较特别,它出现的时机多在夏季或是发热性疾病中。

样样皆知:最后对脉象的脉位、脉势、脉率、脉形等都已经心中明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