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

 昵称8329700 2017-08-13



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
 
“他走不出那条幽深的雨巷,在一个不可能的丁香姑娘身上,浪费一生的时光。 

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
《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接着仇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
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次远了、远了,
到了颓废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消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仇怨的姑娘。

“望舒”一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17岁的你,撑着油纸伞,从我的身边飘过,徘徊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狭窄阴沉的雨巷、独自徘徊的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成为无数人心中谜一样的咏叹调。“丁香一样的姑娘”究竟是谁?有人说,她就是诗人的初恋,施绛年。

戴望舒认识施绛年缘于她的哥哥施蛰存。那时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主编,和戴望舒是好友。起初戴望舒写的诗并不被人看好,后来是施蛰存在《现代》杂志上主推戴望舒的诗,并高度评价他的诗是现代诗。

有了这样的关系,22岁的戴望舒被邀至施家小住。在那里,他见到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施绛年当时在上海中学读书,性格活泼。戴望舒被美丽的少女深深吸引。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中,就有许多为施绛年写下的诗句。

什么是我们的恋爱的纪念吗? 
拿去吧,亲爱的,
拿去吧,这沉哀,这绛色的沉哀。
——《林下的小语》

在这本诗集的扉页上,印着A Jeanne(给绛年)几个法文大字,并用拉丁文题上了古罗马诗人A·提布卢斯的诗句:
 
Ie Spectem Suprema mihi Cum Veneril hari
Ie teneam mor iens deziciente manu
(愿我在最后的时间将来的时候看见你,
在垂死的时候用我的虚弱的手把握着你。)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

 诗人无法忍受思念,甚至以跳楼自杀的过激方式表达爱慕。施绛年答应与他结婚,但希望他出国求个学位,回来有个稳定收入。


戴望舒踏上了"达特安"邮船赴法留学。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异国,孤独的苦闷、相思的落寞、寂寞的愁怨、贫困的生活……都扑面而来。学外语、读功课、打理生活,钱总是不够用的,他只好一边读书一边为人翻译书籍,很少写诗了。

1935年4月,戴望舒在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示威游行,因而被中法大学开除。加上对妻子的思念,戴望舒决心回国,坐上条件最差的四等舱回到了上海。 

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                                                 戴望舒在法国


爱情于他,执着而绝望。然而正是这纯粹的爱,历经悠久的岁月,至今能激荡所有人的心弦。

然而,在戴望舒离开的三年中,施绛年长大了、成熟了,更有主见了,她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回到上海的戴望舒难以压抑心中怒火,打了施绛年一个耳光,随即登报解除婚约。

戴望舒结束了八年的初恋,失恋的痛苦让戴望舒很长时间郁郁寡欢,失魂落魄。好友穆时英给他介绍了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他感觉就像是自己笔下《雨巷》中那个像丁香一样风清露愁的姑娘走出了诗中。穆丽娟虽然学历不高,但她非常喜欢文学,对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如数家珍,也非常喜欢戴望舒的诗,甚至能背出戴望舒的每一首诗。
 
半年后,两人完婚。虽然婚后的生活很是幸福,他们有座临海的园子,还有个好听的名字“林泉居”;她和女儿在花园里种番茄和竹笋,他读倦了书去垦地。他们家“有几架书,两张床,一瓶花,这已是天堂。妻如玉,女儿如花,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想一想,会叫人发傻”。但他还是无法摆脱曾经的爱和伤痛。尤其是戴望舒为为电影《初恋女》写的歌词: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我每天在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 

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

                                              戴望舒与穆丽娟


当时没有人看不出,歌词中的幽兰指的是施绛年,带刺的蔷薇是穆丽娟。这首歌越是广为传唱,也越是让穆丽娟难堪受伤。渐渐地,穆丽娟死了心,家里的气氛也冷到冰点,两个人几乎没有任何交流。
 
1940年6月,穆时英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戴望舒不让穆丽娟回上海奔丧。同年,穆丽娟的母亲病逝,戴望舒又扣下了报丧电报。当不明就里的穆丽娟身着大红旗袍会见朋友,被笑话说在热孝中还穿大红时,才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穆丽娟痛不欲生,买了船票带着女儿毅然回到上海。戴望舒也深感愧疚,一个深夜,戴望舒写下绝命书自杀了,幸有朋友及时搭救,才幸免于难。
 
分居两地后,戴望舒也曾极力挽救婚姻,但是穆丽娟始终没有回复。最终,两人的婚姻在5年后结束。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穆丽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幽怨地说:戴望舒对我没什么感情,他的感情都给施绛年了。
 
三年后,戴望舒再婚,他与大同图书印务局的抄写员杨静相识,并很快进入热恋。这个娇小美丽、活泼热情的南方女子曾燃起他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戴望舒与杨静突然“闪婚”,友人们也瞠目称奇。婚后,生活安定平和。 

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

                           戴望舒生日与夫人杨静及女儿戴咏絮合影
 
但这段婚姻也未能善终,经历和年龄的差异,再加上他沉缅于旧日的爱与痛,杨静移情别恋。1950年2月,戴望舒因哮喘给自己注射麻黄素过量猝死,年仅45岁。
 
戴望舒和他的丁香姑娘
戴望舒一生都没走出初恋这条幽深的“雨巷”,那段刻骨铭心的初恋,耗尽了他的爱和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