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Q正传》读后感

 萍水相逢一场1 2017-08-13
久闻鲁迅先生的白话文小说——《阿Q正传》,却不曾观看今有幸将其读完,颇有感触。

  在鲁迅先生朴素的话语下,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在社会底层,无权无势,遭人排挤的贫苦人阿Q,深刻地表现了在革命时期一个穷苦人的复杂性格和难以摆脱命运的悲惨一生。

  读《阿Q正传》,我认识到了阿Q身上难得可贵的乐观精神。在他被闲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四五个响头后,闲人得意地走了,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心里竟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然后也心满意足地走得胜地走了。其次,他说把自己说是‘虫豸’,他将失败转化为胜利,最后竟心满意足地睡着去,他在形式上被打败了,但是在精神上却胜利了。他用各种妙法克服怨敌,自我安慰,心里竟当无事发生过一般对待自己,对待生活,不得不令我佩服。回想当今社会,能有几人像阿Q这般乐观?大都是留下难听和气愤的责骂声。的确,与其气愤地逃掉,不如得意地离开。

  阿Q有时很自卑,又自负。说实话,我很讨厌他为了满足那些鉴赏家们欺负小尼姑的情景。

  我很喜欢文中的一句话: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完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我不由得赞叹女性在中国王朝历史中有如此大的作用。

  阿Q没有家,没有固定的职业,说干啥就干啥,没有一点儿人身权利,后来因为调戏赵家佣人吴妈而引来生计问题,丢了饭碗,找小D出气,结果两败俱伤,依然不能改变什么。

  我看到了吃斋念佛的老尼姑竟无半点怜悯之心。竟放一匹肥大的黑狗来追咬偷萝卜的Q,阿Q几天都没吃饭,这社会不会有人伸出援手的,无奈只能偷盗。但作为出家人的尼姑,却丝毫没有恻隐之心,倘若尼姑们常做善事,乐于助人的话,阿Q又为何偷盗呢?

  阿Q在未庄混不下去了,便进了城,几月回来后就阔绰了,穿新夹袄,挂大搭链,沉钿钿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也正因为这大幅度的改变,人们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竟对他产生敬意来,但好日子没过多久,他又遭到鄙弃。可见当时的人们无疑是一群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人。

  革命期间,他仗着自己见过革命又得意起来,人们又对他惊惧,连总是欺压他的赵太爷也对他称兄道弟起来,可是没过多久,他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

  最后,他不幸被捉住,游街示众,鲁迅先生形象地将人们的目光比作饿狼的眼睛。“而他这回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可怜阿Q追究难以摆脱命运,跟他相比,我觉得我很幸福,人生短短数载,珍惜眼前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