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留痕——雾中游山西大同七峰山

 晋龙哥哥 2017-08-13

2016年10月23日,我和一友人驾车先游览了同煤著名的现代化矿井塔山矿,然后穿过台子岭隧道,经过蜿蜒曲折的盘山路,终于登上了七峰山。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大雾弥漫,能见度低,给我们的这次出游多少添了点堵。

说起七峰山来,我们这些小时候生活在同煤七矿的人来讲,那是最熟悉不过了。不信,你问问有几个同学没有登过七峰山?有几个同学没有上过塔山?我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学校就组织过野营拉练,穿越七峰山来到山下的羊坊村。我们班有几个吹军乐的,拿着乐器,到了羊坊村,还吹了好半天。

雾中,塔山显得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本来想爬过去看看,现在也因为浓雾放弃了。我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到塔山,还到过山下的寺庙禅房寺。里面有房子,还有田地。

这是七十年代的时候,大同市修建的大同电视台差转台,有了它,我们七矿就可以收看电视。那个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我家的旁边有鸦儿崖乡的办的工厂,里面有一台电视机,一到周末,大家就挤进去看看电视,那么小个电视,一屋子人看,就这样大家还觉得很不错的。

大约是小学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想去看看电视台到底是什么样的,就结伴来爬七峰山。刚 到电视台门口不远的半山上,房子的里面窜出来一条大狼狗,非常凶悍,狂叫着,向我们奔来。吓得我们魂飞魄散,飞一般的逃走了。看不成电视台,那就去塔山吧。我记得在塔山玩了好一阵子才回去。

七峰山位于大同市口泉峪南侧、市区西南26公里处。面积为6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714.1米。据<大同县志>载:“七峰,曰笔峰、太白峰、剑峰、鳌峰、白云峰、摩天峰、玉女峰。”七峰罗列,摩天最高,层峦叠嶂,气势壮观。


山南丈人峰巅有辽代禅房寺塔一座,为六角七级,实心砖石结构,高约20米,塔底为须弥座,用规整的长方形石料砌成,石间为木榫。最上层石料雕有莲瓣。再上为束腰,每块石上均雕有莲花、牡丹、童子等图案。各角各雕勇猛威武力士。上方每面各镌刻有一佛二菩萨浮雕一幅,再上有莲珠束腰两层,并雕有莲瓣等。塔顶檐角构以斗拱。塔西有门窗雕饰。整个雕刻粗算简练,富有变化,图案花纹,刻工精巧,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下丈人峰与七峰山上七座高峰紧紧相连,远望崇山峻岭,群峰突兀,林木葱茏,景色别致。


我们来七峰山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下旬,正值暮秋,放眼望去,秋景迷人。我突然感觉到我们塞外的秋天是也是别具一格的。宋朝的范仲淹写过一首词,开头就写“塞下秋来风景异”,确实我们这里的秋景确实有特色,如果是晴天,纵目四望,那无边的秋色一定会令人陶醉。

这时,浓雾飘来飘去,我感觉着七峰山,也有点仙气,有点神仙居住般的感觉。

蜿蜒曲折的山路,开车的时候,让人提心吊胆,路面非常狭窄,会车的时候,一个车要提前找个停车地点这样才能会车。小的时候,我们七矿的学生好像也参加了修路。好像是比我们大好几年级的同学。

从山上下来,看到这层层梯田里面的草已经枯黄了,白杨树的叶子也黄了,一片秋色。

远处的背景就是七峰山。

沿着这条路下去就是官窑村,出了村,钻过铁路涵洞,就到达了同煤的七矿。

再见,七峰山,这次来得不巧,老天没有照顾我。等将来那一天,我再来,好好看看你。

从七峰山下来,我们没有直接返回,而是到了山下的老窑沟村。

老窑沟,也是我终生难忘的地方。在我上初二年级的时候,也就是1975年5月左右吧,学校安排我们在这个村子里学农。

看到那个红房顶的房子了吧,当年我们学农的时候,就住在这个院子里的窑洞里。一晃四十二年过去,那院子里的窑洞还在。只是这个老窑沟村比以前大多了,房子也建了不少,成为周围著名的富裕村。不过作为煤矿塌陷区,这个村庄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拆迁。村民全部要搬到市区建的棚户区的房子里。

老窑沟村当年的书记是个年轻小伙子,叫马福山。他有干劲、有闯劲,在当时老窑沟村就是先进村。我们没想到几十年后这个年轻人成为南郊区区委书记、大同市副市长,市政协主席。

我现在对学农时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件是比赛吃糕,一件是在窑洞里唱歌。

那个时候,能吃糕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某一天老师说,要吃炸油糕,同学们非常高兴。男同学就说要比赛吃糕,看谁吃得多,吃得快。我当时又小又瘦,饭量也不大,比赛肯定没戏。但是兴致却很高,呵呵,我要看看那个同学吃得多,吃得快,乘机大家热闹热闹啊。

当然这个是不能让老师知道,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最后的结果出乎大伙的意料之外,夺标呼声很高的几个大块头同学并没有取得胜利,而是让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同学取得成功。好像这个同学叫姓李,叫什么记得不大清楚了,李继和?还是什么?我真的记不住了。但是这件事情记得很真切。我当时勉强吃了五个糕就撑得不行了,而那位同学好像吃了十五个,最少也是十三个,要知道我们那个时候才上初二哦。

在1975年的时候,农村的娱乐最多是在露天看个电影,也不可能天天放电影。不知道谁发起的说,晚上唱歌。我们班主任是白玉斌老师,还有个带队老师叫李大磨,按李老师的说法,他家给他起了名字叫大磨人,后来要读书了,报名的时候,老师问他叫什么,他说大磨人,报名老师就给他报了李大磨。当时学校有工宣队有个张师傅,也给我们班带队。

到了晚上,大家聚集到一个窑洞里唱歌。我只记得三个人唱得歌。一个是李大磨老师唱得山西吕梁名歌,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这个歌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这个歌在76年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曾经红了一段时间。但当时李老师唱得很好听的,很棒的。

第二个唱歌的就是工宣队的张师傅。我记不住他唱得歌名,只记得两个词,什么大溜溜,二溜溜,唱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第三位唱歌的是位女同学,名字记不住了,好像歌名叫小白菜。唱得比较凄凉婉转,我也不知道这个女同学,为什么小小年纪竟然会这样的歌曲。当然大家也一起吼了一通歌,我也记不清是什么歌,总之,那天大家高兴的像疯了似地,很开心啊。

这是老窑沟的在半山上修建的广场。

我在老窑沟好像学了一个月的农,学会的农活叫做踩谷子。就是种谷子的时候,前面有人驾着牛犁地种下谷子,后面的人站在地垄间用两脚沿着垄沟踩实了。这个可能别的地方好像没有,只有山里种地这么种。

在学农结束的时候,我们班好像集体进市里游玩了一天,并照了一张合影张,这好像也是我们班唯一的一张合影照。

2016年10月23日,我和一友人驾车先游览了同煤著名的现代化矿井塔山矿,然后穿过台子岭隧道,经过蜿蜒曲折的盘山路,终于登上了七峰山。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大雾弥漫,能见度低,给我们的这次出游多少添了点堵。

说起七峰山来,我们这些小时候生活在同煤七矿的人来讲,那是最熟悉不过了。不信,你问问有几个同学没有登过七峰山?有几个同学没有上过塔山?我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学校就组织过野营拉练,穿越七峰山来到山下的羊坊村。我们班有几个吹军乐的,拿着乐器,到了羊坊村,还吹了好半天。

雾中,塔山显得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本来想爬过去看看,现在也因为浓雾放弃了。我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到塔山,还到过山下的寺庙禅房寺。里面有房子,还有田地。

这是七十年代的时候,大同市修建的大同电视台差转台,有了它,我们七矿就可以收看电视。那个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我家的旁边有鸦儿崖乡的办的工厂,里面有一台电视机,一到周末,大家就挤进去看看电视,那么小个电视,一屋子人看,就这样大家还觉得很不错的。

大约是小学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想去看看电视台到底是什么样的,就结伴来爬七峰山。刚 到电视台门口不远的半山上,房子的里面窜出来一条大狼狗,非常凶悍,狂叫着,向我们奔来。吓得我们魂飞魄散,飞一般的逃走了。看不成电视台,那就去塔山吧。我记得在塔山玩了好一阵子才回去。

七峰山位于大同市口泉峪南侧、市区西南26公里处。面积为6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714.1米。据<大同县志>载:“七峰,曰笔峰、太白峰、剑峰、鳌峰、白云峰、摩天峰、玉女峰。”七峰罗列,摩天最高,层峦叠嶂,气势壮观。


山南丈人峰巅有辽代禅房寺塔一座,为六角七级,实心砖石结构,高约20米,塔底为须弥座,用规整的长方形石料砌成,石间为木榫。最上层石料雕有莲瓣。再上为束腰,每块石上均雕有莲花、牡丹、童子等图案。各角各雕勇猛威武力士。上方每面各镌刻有一佛二菩萨浮雕一幅,再上有莲珠束腰两层,并雕有莲瓣等。塔顶檐角构以斗拱。塔西有门窗雕饰。整个雕刻粗算简练,富有变化,图案花纹,刻工精巧,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下丈人峰与七峰山上七座高峰紧紧相连,远望崇山峻岭,群峰突兀,林木葱茏,景色别致。


我们来七峰山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下旬,正值暮秋,放眼望去,秋景迷人。我突然感觉到我们塞外的秋天是也是别具一格的。宋朝的范仲淹写过一首词,开头就写“塞下秋来风景异”,确实我们这里的秋景确实有特色,如果是晴天,纵目四望,那无边的秋色一定会令人陶醉。

这时,浓雾飘来飘去,我感觉着七峰山,也有点仙气,有点神仙居住般的感觉。

蜿蜒曲折的山路,开车的时候,让人提心吊胆,路面非常狭窄,会车的时候,一个车要提前找个停车地点这样才能会车。小的时候,我们七矿的学生好像也参加了修路。好像是比我们大好几年级的同学。

从山上下来,看到这层层梯田里面的草已经枯黄了,白杨树的叶子也黄了,一片秋色。

远处的背景就是七峰山。

沿着这条路下去就是官窑村,出了村,钻过铁路涵洞,就到达了同煤的七矿。

再见,七峰山,这次来得不巧,老天没有照顾我。等将来那一天,我再来,好好看看你。

从七峰山下来,我们没有直接返回,而是到了山下的老窑沟村。

老窑沟,也是我终生难忘的地方。在我上初二年级的时候,也就是1975年5月左右吧,学校安排我们在这个村子里学农。

看到那个红房顶的房子了吧,当年我们学农的时候,就住在这个院子里的窑洞里。一晃四十二年过去,那院子里的窑洞还在。只是这个老窑沟村比以前大多了,房子也建了不少,成为周围著名的富裕村。不过作为煤矿塌陷区,这个村庄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拆迁。村民全部要搬到市区建的棚户区的房子里。

老窑沟村当年的书记是个年轻小伙子,叫马福山。他有干劲、有闯劲,在当时老窑沟村就是先进村。我们没想到几十年后这个年轻人成为南郊区区委书记、大同市副市长,市政协主席。

我现在对学农时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件是比赛吃糕,一件是在窑洞里唱歌。

那个时候,能吃糕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某一天老师说,要吃炸油糕,同学们非常高兴。男同学就说要比赛吃糕,看谁吃得多,吃得快。我当时又小又瘦,饭量也不大,比赛肯定没戏。但是兴致却很高,呵呵,我要看看那个同学吃得多,吃得快,乘机大家热闹热闹啊。

当然这个是不能让老师知道,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最后的结果出乎大伙的意料之外,夺标呼声很高的几个大块头同学并没有取得胜利,而是让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同学取得成功。好像这个同学叫姓李,叫什么记得不大清楚了,李继和?还是什么?我真的记不住了。但是这件事情记得很真切。我当时勉强吃了五个糕就撑得不行了,而那位同学好像吃了十五个,最少也是十三个,要知道我们那个时候才上初二哦。

在1975年的时候,农村的娱乐最多是在露天看个电影,也不可能天天放电影。不知道谁发起的说,晚上唱歌。我们班主任是白玉斌老师,还有个带队老师叫李大磨,按李老师的说法,他家给他起了名字叫大磨人,后来要读书了,报名的时候,老师问他叫什么,他说大磨人,报名老师就给他报了李大磨。当时学校有工宣队有个张师傅,也给我们班带队。

到了晚上,大家聚集到一个窑洞里唱歌。我只记得三个人唱得歌。一个是李大磨老师唱得山西吕梁名歌,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这个歌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这个歌在76年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曾经红了一段时间。但当时李老师唱得很好听的,很棒的。

第二个唱歌的就是工宣队的张师傅。我记不住他唱得歌名,只记得两个词,什么大溜溜,二溜溜,唱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第三位唱歌的是位女同学,名字记不住了,好像歌名叫小白菜。唱得比较凄凉婉转,我也不知道这个女同学,为什么小小年纪竟然会这样的歌曲。当然大家也一起吼了一通歌,我也记不清是什么歌,总之,那天大家高兴的像疯了似地,很开心啊。

这是老窑沟的在半山上修建的广场。

我在老窑沟好像学了一个月的农,学会的农活叫做踩谷子。就是种谷子的时候,前面有人驾着牛犁地种下谷子,后面的人站在地垄间用两脚沿着垄沟踩实了。这个可能别的地方好像没有,只有山里种地这么种。

在学农结束的时候,我们班好像集体进市里游玩了一天,并照了一张合影张,这好像也是我们班唯一的一张合影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