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顺:旧州简氏牌坊的故事

 雲泉 2017-08-13

■ 作者 林德胜

安顺:旧州简氏牌坊的故事

旧州简氏牌坊是一座奉旨而建的贞洁牌坊。牌坊建在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北门二公里处通往老落坡的公路旁(旧州人称那地方为牌坊边)。据旧州老年人回忆,简氏牌坊全部采用质地优良的石料雕琢而成,为楼阁式样,从上而下,重叠三层;从左到右,三门并列,中门比较宽阔,左右两侧门相对窄小。牌坊石刻的浮雕琳琅满目,其图像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整个牌坊结构严谨,造型端庄,威严壮观,其工艺之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一座牌坊就是一座纪念碑,它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简氏牌坊亦如此。

简氏牌坊是为简氏八世祖母杨氏而立的。

据《旧州镇志》记载:“孺人杨氏,父讳耀乾,安顺旧州人。生孺人,幼稚即寡言笑,不事嬉戏。稍长,勤织纴,能事父母,明大义。年十八,归简氏朝权公(简氏八世祖)。”当时简氏八世祖朝权公常年在外经商,往来于云南、四川之间,家中仅靠杨氏料理,她勤俭持家,敬奉翁姑,衣服膳馐,必精必洁。不幸的是,朝权公在二十二岁时因病早殁,其时长子法尹公刚满两岁,而幼子莘田公尚在腹中。杨氏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几近以身殉夫,然而念及翁姑老而无依,遗孤幼而未育,于是强收泪水,矢志冰霜,坚强生活,除手自经理十亩瘠田外,又以女红补不足,“每比一盂,朝暮自给,而堂上供养无缺。”每当夜阑人静,翁姑入寝,孩子梦乡之时,杨氏在昏暗的灯光下,犹自鸣梭。她悲苦不已,想丈夫之离去,全家生活重担,全凭一己之力;叹自己形影相吊,孤苦零丁,谁来帮扶?她好想大哭一场,然而又怕惊醒翁姑,只得捂嘴哽咽,泪涔涔下,机杼尽湿。白日见到翁姑,则又强颜为笑,曲尽欢心。以至翁姑只喜杨氏之贤,而竟“忘其子之殁也”。姑有疾病,杨氏竭诚尽力,亲尝汤药,精心照料,无有厌言。姑殁,杨氏悲而叹曰:“我可以代替丈夫赡养父母,而不能致孝,况且翁已老了,我的孩子又还小,我以一个寡媳出入扶掖,多有不便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不数年,翁继逝,杨氏竭力殡殓,尽礼尽哀。当二子尚幼时,杨氏“岁必余布二端,购书束脯。令从师学,不以井臼分其心”。及二子稍长,见母亲劬劳,不忍“自优游塾序间”,于是相与投笔经商,杨氏甚为支持,并殷殷训诫,督其日俭日勤。直至二子结婚,杨氏仍身当表率而治家,虽家庭渐丰,然纺绩如初,惟恐以逸自安。呜呼!当朝权公早逝之时,亲老子幼,危若将陨,杨氏以一妇人之身独撑家庭,吸啖冰霜,惨悴荆棘,苦节四十载,终于简氏家道中兴,孙曾日藩,砥砺诗书,彬彬庠序,“其有功于简氏,岂浅鲜哉!”故里人欲奏请朝庭旌表,以求传扬不朽。

那么,又是谁为杨氏请得圣旨而立牌坊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原来,杨氏长子法尹公勤奋刻苦,终学有所成。某年,他到贵阳参加考试,其时未有交通工具,只能步行。途经平坝之时,投宿一客店。夜静时分,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孩童朗朗读书声,法尹公以为奇,便出门寻声而往,却见旅店旁有草屋一间,窗射灯光。法尹公近前窥视,乃一孩童在灯下学习,诵读不倦。法尹公颔首赞叹,但又不便询问,仍回店中休息。法尹公到贵阳应试后,回来仍住此店,其夜又传来孩童的读书声。法尹公便向店家询问,方知此孩乃一孤儿,其父早逝,母亲守寡。孩童虽好读书,然家庭贫窭,无力延师,其母便画荻教子。法尹公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遂起悯恤之念,但虑其母孀居,不便登门,便请店主将孩童唤来。既至,见孩童年龄虽小,然尊齿有礼,不卑不亢;问起学习,竟目达耳通,举一反三,对答如流。法尹公惜才之心顿起:“此子可教也!将来定有科甲之分。”当下将身上所剩银两赠与孩童,以后又常年资助。在法尹公的激励和帮扶下,孩童学习越发勤奋,成绩优秀,连登科甲,十余年后,终于功成名就,官居云南要职(有说为云南巡抚),这就是后来的张日正大人。

张日正虽官高位显,钟鸣鼎列,但一刻也没忘记法尹公的帮扶之恩,常思报答,于光绪六年(1880年)亲自为简氏拟定二十字辈份歌,从十二世祖起启用字辈歌:

肇序家声远,贻谋世泽长。

英明怀祖德,华国庆恩光。

当张日正得知杨氏矢志不渝,冰霜守节几十载时,不禁肃然起敬,特向皇上请旨旌表,于是在旧州北门为杨氏树立牌坊,名曰:“旌表简氏朝权公之妻杨太君贞节牌坊”。张日正为牌坊撰书一楹联:

王洁冰清千年不易

松贞柏操万世流传

牌坊树立,遂开一邑之风,简氏家运日蒸,子孙贤令,“夫蓄积日久,发越愈奇,积善余庆”,至民国已成为旧州一大望族。简氏在政界、商界、文化界、医学界等人才辈出:第十一世祖简思曾为清朝的朝议大夫,官四品;十二世祖简敬斋为商界名人(见《续修安顺府志》);第十三世祖简用谦为清末秀才,在文化界、医学界极有声望,解放后任安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简氏牌坊虽历经多年的风雨剥蚀,仍挺然屹立。直至民国末年(1944年),政府修建安顺至旧州公路,路经老落坡,牌坊被迫拆除,将牌坊石运到“简氏祠堂”(现旧州北街简声明家住地,敬老院左侧)存放。解放初期(1950年)为修战备设施所需,简氏将牌坊石捐献给政府,运至旧州小屯修建战备工事,只留下一块存放“简氏祠堂”即简声明住处。

民国中期,有人将旧州附近一些村寨地名编串了一个顺口溜,简氏牌坊被列入其中:

高坡平寨骟马蹓,

陇辉坐在岩洞头。

偷牛盗马王二寨,

杀猪屠羊安顺州。

一出北门是旧场,

简家立的好牌坊。

由此可见,彼时的简氏牌坊已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可谓声名遐迩,老幼皆知,成为流传旧州乃至安顺一带的千古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