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健康生活八十年 2017-08-14

夏末秋初:湿、热、燥并重,养生需注意

立秋之后自然界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交蒸为特点。

与同样湿热的夏季不同,干燥是秋天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夏末秋初就会出现,下雨的时候湿热,一段时间不降雨,就会燥热。

现在正处于夏末秋初,这时的气候是湿、热、燥并重,为了少生病,这时一定要注意养生保健。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都不能忽略。

下面为您介绍夏末秋初养生的几个小常识。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夏末秋初,喝三茶

立秋之后空气湿度有所减少,皮肤、鼻、咽容易感觉干燥,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一番,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中“秋燥”。解决秋燥,可以喝三种茶饮。

喝:蒲公英薏苡仁茶,清热解暑、祛湿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蒲公英薏苡仁茶包即可。

根据经典祛湿红豆薏米方改良升级,不仅祛湿还可以健脾。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淡竹叶始载于《本草纲目》。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芡实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槐米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绿茶不发酵,祛湿效果更佳!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之效,此方健脾祛湿效果更佳!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喝:尾参茶,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取2g尾参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尾参是药食两用的植物,《本草纲目》将其列为上品,《中药大辞典》记载现代临床应用尾参强调其:"滋阴润肺,生津止渴,养胃之功"。味甘多脂,质柔而润,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而且尾参中所含的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尾参具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效,有滋养镇静神经和强心的作用。可明显增强心肌收缩性能,改善心肌舒缩功能的作用。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喝:蒲公英桂花茶,润肺止咳

取蒲公英叶2.0g、绿茶龙井0.8g、桂花0.2g做成蒲公英桂花茶,泡水喝或者“以茶入菜”皆可。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消炎、对各种炎症类疾病均有效果,清肝利胆效果尤佳。绿茶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可调节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达到清理血液的作用。桂花性温,味辛,无毒,入脾,肺经,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止咳化痰、清肿散瘀之功效。非常适合养声润肺,止咳之用。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夏末秋初,吃三菜

吃:油菜

又叫油白菜,苦菜,一般人均可食用,特别适宜患口腔溃疡、口角湿白、齿龈出血、牙齿松动、淤血腹痛、癌症患者,但痧痘、孕早期妇女、目疾患者、小儿麻疹后期、疥疮、狐臭等慢性病患者要少食。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吃:莴笋

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的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秋季爱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吃:莲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藕味甘,性寒,无毒,自古就被视为祛淤生津之佳品。 立秋过后.鲜藕成为人们家庭必备菜之一。藕含丰富的维他命C及矿物质,具有药效,有益于心脏,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的效果。

莲藕能消除疲劳,安慰精神。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延年益寿之功。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夏末秋初,养生做到三清

第一:做到心理清静

夏末秋初,酷暑蒸灼,气压较低,人容易产生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切忌火爆脾气,因躁能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第二:做到饮食清淡

炎夏初秋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用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

清谈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掖,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

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

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还可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肠道传染病。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第三:做到游乐清幽

夏末秋初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

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凉风会使人心静如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夏末秋初,养肺、补水要由里而外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秋季燥邪当令,容易伤肺。治燥之法,以润为贵。

所以,解决皮肤干痒问题应从养肺入手,多吃具有健脾润肺、养血润肤功能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白果、百合、芝麻等。多吃滋阴养肺的水果,如梨、杨桃、哈密瓜等,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油菜、禽蛋等,使皮肤得到润泽。

对于秋天的皮肤来说,补水是头等大事,多喝水能够从内到外缓解皮肤干燥。一天不能少于1000毫升,但也不要超过3000毫升。

除了白开水外,秋天新鲜而丰富的水果也是抵御秋燥的佳品。如雪梨、木瓜、苹果、杨桃、红枣、葡萄等应季水果。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夏末秋初,养生勤梳头

中国第一部医学巨着《黄帝内经》认为:“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也就是中医一直强调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如果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身体就会出现病变。而梳头,就是通经络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运用梳头养生保健、防病疗疾,是中医养生的一绝。对于平时压力比较大的都市白领来说,经常梳头可以缓解压力,畅通经气,改善血液循环,滋养头发、防止脱发,并能够缓解头痛、减轻疲劳。

夏末秋初,谨记“吃三菜”“喝三茶”“做三清”,一年不生病!

结束语:

过好夏末秋初,让你更健康、少生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