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血情况严重 据《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统计,2010年,全国6-24月龄宝宝患贫血率最高,2-3岁是儿童贫血的一个平台期,3岁以后逐渐降低。 为什么6-12月龄宝宝容易缺铁或是出现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很多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后,没有及时摄入富含铁的食物。比如有的宝宝11个月了,从来没有吃过肉类,家长只给宝宝喝白粥,这样很容易营养不良。 铁的需要量 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每日需摄入的铁量相对较成人为多。成熟儿自生后4个月至3岁每天约需铁1mg/kg;早产儿约达2mg/kg;各年龄小儿每天摄入总量不宜超过15mg。 贫血的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髓外造血表现 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 非造血系统症状
治疗 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如伴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重度贫血者注意保护心脏功能。根据患儿消化能力,适当增加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 去除病因 对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有偏食习惯者应予纠正。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肠道畸形等,应予及时治疗。 铁剂治疗
如何通过饮食给孩子补铁 给孩子补铁,最好通过调节日常饮食来达到目的。宝宝满6个月以后就要及时添加辅食铁的辅食,包括含铁米粉、肉泥、鱼泥等。很多人认为蛋黄可以补铁,给宝宝添加辅食时首先给吃蛋黄,但其实蛋黄含铁不高,且含有的铁吸收率也比较低。 很多人说起补铁很食物很容易想到红枣、红豆,其实这些食物含铁不高,而且含的铁吸收率很低,植物中含铁丰富的食物有黑芝麻、冬菜、黑木耳等。饮食中摄入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鲜枣、新鲜的绿叶蔬菜可以帮助这些植物来源的铁的吸收。动物来源的铁吸收率高,如红肉中铁的吸收率达30%,肝类达35%(需要谨慎选择,或每周吃1-2次,每天少量),鱼类中的铁吸收率也不错。 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高;做好喂养指导,无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精肉、血、内脏、鱼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婴儿如以鲜牛奶喂养,必须加热处理以减少牛奶过敏所致肠道失血;婴幼儿食品(谷类制品、牛奶制品等)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过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