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图书馆

 我是列那 2017-08-15
最近看到一个词——语体文。一查,就是白话文的意思,但说了这么多年白话文这个词,却觉得不如语体文这种说法容易接受。
我们都知道古人怎么写文章,两千年前的也知道(孔子),但我们真的不知道100年前的人怎么说话。因为真正能实用的录音机也只有七八十年历史,我就不知我的爷爷怎么说话,我没出生他就去世了,我的奶奶我是见过的,但没印象和她说过话。
很久以前就有这种感觉,古文不好懂,但古诗好懂,很小的时候在人民画报上看到一首诗配画: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后知是杜甫的“前出塞”。虽然小,但配合着画看诗,好在没有偏僻的字,一看就懂。后来曾想过,为什么诗好懂而文不好懂,再后来有点明白了,诗不是写出来的,是吟(说)出来的,所以好懂啦。没有写诗这么一说,坐在那儿冥思苦想写出一首诗来,呵呵呵,恐怕这诗好不了。都是吟诗,不由自主,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就出口了,就说出来了,出声了。实际上,古诗就是古代的语体文。想必古人说话靠近古诗而不像古文。胡适倡导新文化运动以后,文言文和语体文逐渐统一。其实也好理解,古人写几个字太困难了,刻竹签子时就甭说了,后来在白绸缎上写字,那毛笔字写得再小,也写不了多少字啊,能有多少白绸子供文人写史。所以就得挖空心思的使文章简练还要表达完整准确,难为古人了,哪像现在,一摞A4纸卡嚓就放到打印机里,不一会儿就用完了,呵呵。很多古文的注释要比文章本身长得多,不然真看不懂啊,难怪连标点符号都舍不得用,现在很多中文系学生给古文断句都断不好,确实不易。
现在也有点过分,就是写了一堆话,也表达不明白古人也就是三五个字的事。胡适活着会不会后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