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产业大调整,果农该何去何从?

 笑大 2017-08-15

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快速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型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及时的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就显得格外重要。


发展现状

种植面积与产量持续增加

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抽样调查,预计2016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为246.69万公顷(3700万亩),比2015年增长3.52%,生产布局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2016年,全国苹果总产量预计为3405万吨,比2015年增产5.85%。部分主产区虽遭受冰雹、霜冻、干旱及高温等自然灾害,但对整体产量影响不大。

 

价格继续下降

2014以来,全国苹果价格呈下降趋势。根据对主产省果农层面的实地调查,2016年苹果价格持续走低,一级果平均收购价(果农门口价)为4.70元/公斤,同比下降18%。


全国苹果平均批发价为4.22元/公斤,同比下降20%;其中,富士苹果平均批发价格为6.30元/公斤,同比下降为20.55%。全国苹果平均零售价格为6.35元/公斤,同比下降17.67%。

 

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2016年,全国苹果单位面积生产成本约为7.51万元/公顷(5006元/亩),比2015年上涨3.48%,其中黄土高原和环渤海湾优势区平均总成本分别为7.11万元/公顷(4740元/亩)、8.44万元/公顷(5627元/亩),比2015年同比上升2.2%、5.3%。

 

全国苹果种植人工成本和物质成本分别为3.58万元/公顷(2387元/亩)、3.32万元/公(2213元/亩)顷,比2015年分别上升4.95%、1.7%。局部地区的化肥、农药等主要农资价格略有波动。

 

鲜食苹果出口增长

2016年,鲜苹果出口量扭转下滑趋势,达到150万吨,出口均价为1125.39美元/吨,出口目的地主要为亚洲国家和地区,数量占比为85.27%。

 

2016年鲜苹果进口量有所下降,约为6.40万吨,较2015年下降26.95%。


低效果园稳步改造

2016年完成低效果园改造面积20.97万公顷,占到低效果园总面积的51.12%。

 

新建果园中,矮砧密植果园面积比例达到70%以上。围绕克服水资源短缺瓶颈,注重果园生态保护,精准施肥施药技术、保水保墒措施、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

 

存在问题

苹果“卖难”将呈现新常态

苹果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种植面积已超过4000万亩,约有1000万亩苹果园呈现超量发展态势。2013年我国局部地区出现苹果卖难现象,就昭示着产能已经过剩,2014年波及面进一步扩大,2015年呈现全国性“卖难”现象。

 

根据以往规律,这种现象在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会持续3~5年,可以预计在未来3~5年内,“卖难”将是苹果销售的新常态。

 

另外,经济下行大环境导致消费低迷,加之其他水果产量同期增加带来的消费替代冲击,苹果价格近两年下降明显,且销售进度慢。

 

产销矛盾加剧

全国苹果主产区果农抽样调查表明,全国苹果种植户的平均规模为7.98亩。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生产模式及农业重生产轻流通现象,出现产销信息不对称问题。

 

另外,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开发利用方面较弱等,阻碍了产业链条的延长和拓宽。

 

急需新型果业人才

我国苹果产业现有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生产素质和综合性从业能力普遍较低,造成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纵向协作不足、产业横向融合有限,难以充分激发苹果产业发展的潜力。


以培育懂技术、会经营、通销售、善于创业的新型职业果农、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果业合作社、流通企业,以及基层农技服务人员为抓手,加快构建新型产业经营体系,增强果业发展新活力。

 

发展趋势

矮砧宽行密植成新建园主导

经过近年的技术示范与推广,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矮砧宽行密植模式已成为我国新建果园的主导模式,也是我国果树栽培发展的主要方向。

 

矮化密植栽培进入快速发展期,矮砧宽行密植栽培模式既便于果园机械化作业、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果园用工,同时也极大的改善了果园生态系统、提升了果园经济收益水平。

 

矮化密植栽培观念深入人心,随着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等新型经营体的出现,集约化发展、规模化将进入快车道。

 

苹果生产的“精品化”时代来临


通过对近年市场的观察,发现精品果始终保持着畅销势头,而卖难主要出现在普通果方面,这充分说明我国苹果生产中精品果数量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短缺即是商机,这昭示着苹果生产的“精品化”时代已经来临,生产中应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苹果生产品质。

 

“减肥减药”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在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引导下,苹果业界积极响应农业部启动的“减肥减药”专项行动,通过测土配方防控、精准施肥施药,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物理防治等果园综合管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果园生产效率,而且对保障果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果农收入也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各级政府主导的“三品一标”、标准园建设等,在强调农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标准化操作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简易水肥一体化技术普遍应用

随着整形修剪、促成花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树上管理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肥水管理逐渐成为果园增产增收的瓶颈。

 

作为现代作物生产的重要技术,轻简化肥水一体化技术既适合我国小规模经营果园的生产需要,同时能大幅提高化肥利用率,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等诸多优良效果,已在苹果主产区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相关推荐

未来,这些柑橘品种要上位!

苹果最佳适生区,如何引领数百亿市场?

匠心种植新农人,还原自然稻花香

张宏山:深耕陕西,终为王


微信: 丰收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