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必称希腊”蕴含什么文明密码(1)

 3gzylon 2017-08-15

“言必称希腊”蕴含什么文明密码

2017-08-15 09:54 来源:解放日报 
2017-08-15 09:54:18来源:解放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康慧珍

“言必称希腊”蕴含什么文明密码

——赵林教授在复旦人文智慧课堂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

  赵林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

  同样是理性,德国人是严格的内心自律,甚至带有一些辩证色彩,而英国人更多是经验理性,给人的感觉是有板有眼、循规蹈矩。南部欧洲的差异更大,意大利人热情浪漫,有时甚至浪漫得有点过了。西班牙人也很浪漫,但他们骨子里有种没落贵族的感觉。虽然纷繁复杂,但西方文明的演进依然有迹可循。其中有三个支柱,分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这次演讲的主题是“文学哲学视野下西方文明精神的形成”,主要介绍一下整个西方文明及其精神特征是怎么形成的。西方文明大概有哪些源头?这些源头又是如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融合,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方文明?看清由来,我们才能确定那些影响世界的西方思想和理论,对于构建今天的文明具有什么意义。需要界定一点,这里所说的西方主要是指欧洲,而且基本上是指西欧。

  “西方”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舞台上发生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其中,有两件事尤为值得引起关注:一个是英国脱欧,另一个是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是西方文化走向保守主义的体现,也是一个风向标。

  回顾一下欧洲历史会发现,近百年来,主导欧洲的基本上是“合”的力量,尤其表现在欧盟身上所体现的欧洲一体化过程上。如果保守主义占优势,可能就会出现一种“分”的趋势。

  我们一般喜欢拿中国和西方作比较,但这种比较实际上是不对称的。自秦汉以后,中国的整个思想脉络、典章制度、政治体制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基本形成了以儒家为主的思想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中华文明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却是从未中断的一个文明。我们可以沿着文明的脉络上溯至夏商周,甚至可以一直回到炎黄两帝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合”是一个主题,“分”的时间相对较少,最长的分裂时期是南北朝,不过300来年。但西方就不一样,即使限定在西欧这个概念,今天也包含几十个国家。东欧与西欧、西欧与北欧,差异更是不小。

  西方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政治学中有个名词叫“民族国家”,这是近代才有的一个概念。中国因为自古以来只有一个国家,所以我们很早就有了“国”的概念,尤其是知识分子、学生都有爱国爱家的一种情怀,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在西方,中世纪以后,差不多有1000多年的时间,一个欧洲就分出300多个国家,最多的时候分出1000多个国家,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国家,只知道在哪里耕地就可以了。

  说起来都是西欧人,但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法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德国人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同样是理性,德国人是严格的内心自律,甚至带有一些辩证色彩,而英国人更多是经验理性,给人的感觉是有板有眼、循规蹈矩。南部欧洲的差异更大,像意大利人热情浪漫,有时甚至浪漫得有点过了。在当时的西北欧人看来,意大利人道德、信仰比较弱。再来看西班牙人,他们也很浪漫,但与意大利人又有所不同,他们骨子里有种没落贵族的感觉。西班牙曾经在15、16、17世纪的时候,领导世界风潮,最早建立大帝国的就是西班牙。虽然属于西班牙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它的文化中始终有一种苍凉的勇敢,所以西班牙又盛行斗牛士风格。

  可见,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精神和特征。虽然纷繁复杂,但西方文明的演进依然有迹可循。总的来看,西方文明有三个支柱,分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西方人为何“言必称希腊”

  希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站在勤劳的北部欧洲人民的角度来看,希腊人较懒也较穷,但不像意大利人那样“堕落”。可在我看来,希腊人活得非常潇洒。他们更愿意作为一个自由人,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爱琴海边。梁漱溟先生1922年在其所著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对中西印三方文化有过深刻思考和真切体认。他认为,西方文明在风驰电掣地往前追逐,所得来不及享受;印度人老是沉浸在过去; 中国人则是有一点享受一点,悠然自得。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言必称希腊”。西方人在追溯文明传统的时候,往往也会追溯到古希腊。从最初的孕育,到整个欧洲全部被纳入到文明体系,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讲希腊文明,就要从其南边的一个小岛——克里特岛讲起。我们都知道,爱琴海是西方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其实,爱琴海文明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克里特岛文明,第二个阶段则转往希腊本土一个名叫迈锡尼的城邦,我们将其称之为迈锡尼文明。

  爱琴海文明之后,希腊文明发展到鼎盛时期,即为希腊城邦文明。这一时期,每个城邦可视为一个国家,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代。这些城邦遍布整个爱琴海,甚至延伸到整个地中海。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希腊文化,大多是在此时产生的。

  希腊文明有个特点,它不像罗马那样喜欢建立大帝国,而满足于小城邦,觉得每个人有“一亩三分地”,其乐无穷。公元前5世纪,波斯两代国王先后入侵希腊,结果希腊各城邦团结起来打败了波斯。战争中,雅典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所以战争结束后,雅典就变得踌躇满志,想当老大,想把希腊的城邦尤其是爱琴海这边的城邦统一起来。但是,雅典后来不敌斯巴达,建立帝国的梦想也就灰飞烟灭了。

  有人也许会问,后来不是有亚历山大吗?他不是建立了一个地大物博的帝国,甚至打到了印度河流域吗?可严格来说,亚历山大是马其顿人,那是北方的一个国家,不属于希腊城邦。尽管亚历山大本人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也热爱希腊文化,他的老师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而且亚历山大在东征时,也把希腊文化有意识地推广到东方,但我们说亚历山大只是开创了“希腊化”。

  黑格尔认为,希腊的历史是属于一个传说中的理想青年,这个人叫阿克琉斯。他是《荷马史诗》里面的主角之一。希腊的历史、希腊的文明,终止于一个现实文明之中的青年,这个人就是亚历山大。也就是说,到亚历山大这里,古希腊文明基本上就终止了。后来的希腊文明虽然在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形态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实际上已经“物是人非”了。

[责任编辑:康慧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