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10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最后一项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全隧贯通,拱北隧道被称为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工程,尤其是暗挖段,虽然长度仅为255米,但要在一片沙土淤泥之中暗挖一个隧道却非易事… 这桥争议挺大的,计划珠海到深圳也进过这个桥,两头修成y字形,一头香港一头深圳分叉出去,但是香港不干,只好只修到香港,从珠海到深圳要过香港,极其不方便。连接深圳的双Y方案,肯定是正常、合理的想法,也是最初的想法。但是,香港在那个时候,产业空心化,很多振兴设想都落空,而深圳的高科技开始落实,眼看昔日穷小弟与自己的差距日益缩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反超自己了,香港一直抵制深圳的发展,也间接反映了香港大陆之间的矛盾。却忘了2个现实: 1、珠江西岸的出口企业不可能一下子承受得起香港物流的各项费用; 于是深圳只好自行建设深中大桥,但是,也因为单Y的前景堪忧(如果深中大桥出来,单Y必然更加惨淡),香港尽量通过中央及广东拖压深中大桥的开工(确保单Y开始建设之后 才能进行深中大桥的立项,累计拖了15年) 其实,这么多年来,深中通道建设工程方案就一直是多个地市讨论的焦点。“各个城市诉求不同,所以对大桥的态度也各异。”一名曾经与会的政府部门代表回忆。这一点从近年来的新闻报道可以证实。有地方官员更是曾在公开场合直接表达,期待大桥动工与地方经济有直接关系。 “深中通道就是翠亨新区的生命线。”中山翠亨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马鞍岛上集中建设区就有8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了700亩地的科技金融新城,承接深圳产业转移,当时便有投资商在观望,“只要深中通道立项或者国家批复,他们马上过来买地”。同样,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曾多次在论证会上,表达过希望大桥快些动工的期盼。 经过各市政府多轮协商,更像是一场“利益博弈”。物流竞争大变局或改变城市地位,而站在企业的角度,他们或许更能理解这场“利益博弈”。深中通道一旦开建,未来是否会改变东西两岸货运格局,各家的港口吞吐量是否会受到影响未可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