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曲 | 巍巍乎志在高山

 月满西楼057 2017-08-15


《列子·汤问》记载: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热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和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个独立的琴曲。今世人多学流水而不习高山。《高山》至宋分为四段,现存乐谱即“不分段数”的唐时传谱。《高山》、《流水》的作者,传说中与俞伯牙有关,不过此说尚无证。

《高山》 演奏:郭关


题解




《神奇秘谱》


臞仙曰,高同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音,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人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杨抡伯牙心法》


山固巍然耳。伯牙何好,子期又何知之。盖因达人襟期,大抵若兹,其所冥契,固有自来;斯伯牙之所以自赏,而子期所以赏音也。当其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孤调逸韵,冲入云宵,叠嶂重峦,流音响应,伯牙之得心入手,诚高出君峰上矣,非子期何以神赏而默契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谓是乎。后之听者,吾将有望於斯。



《琴学初津》

高山流水,伯牙所作,音节最古,其意巍巍洋洋不可拟测者也;全在停顿得宜,气韵自然流畅,抑扬高下,意味无穷,指下节奏,良非易易。曲本一操,元人分而为二,殊觉无谓,况曲之章法次序,亦有定例,未可分合由人,细玩是曲之上下文,即可知其必不能分为两操也。今以春草、自远、蕉庵谱汇参,始能得其一统,上八段为高山,下七段为流水,意虽各别,而体用则一;至於题神转合,无稍差异,复为其并而合之,庶免零落之叹,既无失神脱节之弊,而何必使其离散哉。戛玉馆主人识。






艺术欣赏






郭关简介:生于湖南,画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书画、音乐、诗文、斫琴、装置等领域;知周易、晓音律、好古琴、喜操《幽兰》《广陵散》;二零零六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系统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二零一三年入龙虎山修道,通斋醮科仪;其曾就学于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佛光山、英国、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台湾建立有“郭关艺术馆”,长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件


《平沙落雁》. 古琴演奏: 郭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