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北方正值 多事之秋。自玄宗时,回纥骨力裴罗即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 奴隶制政权,称雄漠北。武宗之时,回纥因争夺可汗宝座而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回纥内迁依附唐朝,但北回纥仍控制着东起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之间的辽阔疆域,统治着契丹、奚、室韦等少数民族。北回纥的强大骑兵不时南掠,既威胁卢龙 地方政权,也给边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因此张仲武早就有心给其迎头痛击。 会昌二年(842),回纥悍将那颉啜统兵南犯掠边,张仲武 严阵以待,在增强边地各城守备的同时,命其弟张仲至率大军三万予以反击。此役,卢龙精兵 大显神威,一举击破回纥骑兵,收降三万余人,迫使那颉啜只身北窜,被 乌介可汗所杀。挟战胜 余威,张仲武派大将石公绪兵进契丹、奚两部,尽杀回纥监使八百余人,从而恢复了唐王朝对两个部落民族的管辖。同年八月,唐朝大军分三路出师,北伐回纥,张仲武充任东面回纥招抚使。在历时数月的征战中,他与其它 两路兵马紧密配合,收降回纥十万余众。乌介可汗被迫远遁 西域。此后,仲武对不服从唐朝管辖的奚族个别部落,又以武力征伐,迫其首领 俯首称臣,向唐天子 纳贡。 作为一代名将,“破獯鬻之众,帐盈七千;拓鲜卑之疆,地开千里。万狄稽颡,百蛮投诚”,这无疑是张仲武赫赫战功的真实写照。大中三年(849),张仲武病死于任上,军中拥立其子张直方继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