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古今芳草任我赏 2017-08-15

陈华说:“我喜欢跟这个石头去对话,它像个什么,我要做个什么,根据它的材质、纹饰,各个方面,你要能动好了脑筋,你就赋给它一种生命力。”

陈华出生于四川泸洲,骨子里有着四川人的耿直、勤劳、重情义。1987年,陈华参军来到苏州,在军民共建的项目中,结识了苏帮玉雕大师张凤鸣。1993年服役结束后,陈华原本打算去深圳经商。临走时,他特意去拜别了张凤鸣,没想到却被张凤鸣收为徒弟。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一统天下》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中华魂》

学艺的那段日子,陈华吃了不少苦。三年没有工资,最难的时候他要靠捡瓶子和废铜废铁来维持生计。但军人出身的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硬是坚持了下来。靠着这股韧劲儿,陈华在玉雕领域不断地提升自己。从开始的一个小动物要做一个星期,到后来一天能做两个,由于他做得又快又精,不久便有老板请他加工,很快他的名声便传开了。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龙形扳指》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刘海戏金蟾》

我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陈华学艺的那几年,主要是师傅画好图,他拿去加工。但陈华深知,玉器雕刻,技在其次,重在设计。因此,他又花了七年时间,在家闭门苦练设计和绘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地努力之下,陈华不仅可以熟练绘制仿古、鸟兽、人物、玉牌等各种题材类型的作品,而且还尝试自己设计创作,开始从玉雕工匠向玉雕大师转型。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峥嵘岁月》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秋月归棹》

经过多年的研究,陈华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引领了苏派玉雕的潮流。他总结出五点要素:因料施艺、剜脏去绺、俏色巧用、化瑕为瑜、废料巧用。追求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从料性、颜色、形状等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巧用皮色,使整个玉雕作品大气,自然而又细腻。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童子戏鞋》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美女》

作品《带子上朝》选了罕见的四色和田籽料,设计这块料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最后灵感来时,一气呵成。陈华将大块的“僵”设计成鸟巢,里边刻了5只丹顶鹤,上面一只大鸟,头是红的,下面是4只白色的小丹顶鹤。用“带子上朝”命名,寓意辈辈做官,代代上朝,表达了美好的祝福。

陈华:军人匠骨 玉雕潮主

《带子上朝》

文化内涵往往与道德修养相关联。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创作皆是人品为尚,它决定了艺术创作中所达之情的高低优劣。陈华也常常教导徒弟,除了练好技能外,也要多看书,多交流,最关键的是要人品好。陈华说:“人品即作品,一个心术不正、品质不佳的雕玉者,心思没在玉器的创作上,不可能雕琢出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即便借助炒作能够风行一时,终究要被时代所淘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