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NS科普及应用:我们与DNS有着怎样的联系?

 xyf4345 2017-08-15


DNS科普


人类的姿势发育

人类和大多数动物不同,出生的时候神经系统还尚未发育成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姿势是最先发育的。这是人类独有的特征,它包括伸直脊柱、躯干旋转以及四肢外展和外旋的能力。

骨骼的形态成熟与这些功能的发展同步发生,个体的姿势发育是自主的,由婴儿的视线方向和情感需求所激发。这是通过基因决定的,包含特定的运动模式,这些运动模式是自主行为的基础。



我们的动作是怎样一步步进阶的?

在婴儿四个半月时,他们的脊柱在矢状面上形成稳定,这是肌肉协同激活的结果,也是实现直立姿势的必备能力(俯卧和仰卧模式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它们的支撑点)。

只有在矢状面实现稳定后,才会发展出相位运动。相位运动主要是指向前迈步、抓握和支撑功能,这些都与躯干的旋转有密切的关系。

向前迈步和支撑功能的两种发展模式

 1.  向前迈步、抓握或支撑发生在同侧上下肢

首先发育的是同侧模式,即向前迈步和支撑发生在同侧的上下肢。开始时婴儿的抓握只能在侧面,四个半月时就可以在正中面抓握。六个月时的抓握加入了躯干旋转模式,此时,下面的胳膊和腿提供支撑,上面的胳膊和腿负责向前迈步。

 2.  向前迈步和支撑功能发生在对侧

这种抓握模式发生在婴儿四个半月俯卧位时,六个半月俯卧位时以及之后的四肢爬行和双腿站立等姿势中。


如何激发脊柱深层稳定功能?

在姿势发育过程中成熟的运动模式可以通过反射的方式来激发,这些模式由中枢控制,可以用来解释运动系统的功能病理现象。施加一定程度且不会致痛的压力,可以激发运动反射,使脊柱在矢状面上获得稳定,也就是姿势发育中四个月结束时获得的能力。


接着就是四肢的向前迈步和支撑反应,用来刺激的压力方向要正确并且富有变化,刺激所产生的主要模式是躯干旋转和爬行,这取决于负责向前迈步和支撑的肢体是同侧还是对侧,这就是基因决定的两种固有运动模式,它包含了个体姿势发育的部分运动模式,它们属于整体模式,全部的肌肉组织都被激活。


协调性肌肉稳定是反射的转折点,这可以产生一系列的表现,如婴儿在四个月时的仰卧加屈腿,四个半月时可以越过正中面抓握,五个月时可以侧卧,六个月时可以翻身,七个月时可以用肘支撑侧卧,八个月时可以斜坐,十二个月时可以侧向走,这些发育过程都离不开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这些肌肉活动模式可以在不同年龄段通过反射刺激来激发,反射刺激最先激发的是矢状面的稳定模式,之后同侧肢体向前迈步,对侧肢体保留支撑的作用。这是一种交互模式,负责向前迈步的一侧肢体,关节头抵着关节窝运动,负责支撑的一侧肢体,关节窝抵着关节头运动,这两种功能的肌肉拉力方向是不同的,向前迈步功能涉及到头部的同向旋转和脊柱的旋转。

重点提示

如果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运动和发育会在适宜的生物力学条件下进行(功能性关节共轴),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共同作用,任何目的性动作都与脊柱的稳定紧密相关,这是由发育早期就形成的程序决定的。

✦ 脊柱伸展肌群、颈深屈肌、膈肌、盆底肌协调作用,确保了适当的腹内压,在任何动作中这些肌肉的激活都是自主的,这一功能对我们的运动非常重要,它的受损会限制运动系统的协作能力,脊柱深层稳定功能不良是很多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


DNS的脊柱深层稳定测试


1. 坐姿呼吸测试

治疗师触诊两侧的深层腹部肌肉,让患者用力抵抗我们触诊的手指,同时让胸椎处于呼气位置,这时不应该出现脊柱的屈曲,这个方法可以测试膈肌的情况以及深层腹肌两侧向心收缩的程度。


功能不足的表现是患者无法在腹壁背部两侧对抗手指。在激活过程中肋骨出现颅向运动,患者无法将胸廓保持在呼气位置,两种现象都是由膈肌和盆底肌激活不足导致的,因而不能保持良好的腹内压,脊柱前部的稳定被打破。

2. 仰卧位呼吸测试

这个测试也可以在患者的仰卧位下进行,稳定不足的表现是,腹直肌上部过度激活,在患者尝试激活腹壁两侧的肌肉时,可以观察到肚脐的颅向运动。胸骨和肋骨也发生颅向运动,这也是膈肌激活不良的一种表现。在腹直肌和腹横肌下部激活和减弱的过程中,膈肌应该向尾侧运动,呼吸与脊柱姿势稳定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在呼吸过程中观察胸廓的运动,评估胸骨和肋骨向腹外侧和颅侧的运动。如果患者稳定性良好,那么呼吸时就能使胸廓保持在呼气/尾向位置,且胸骨不会上移,在检查时,可以把患者胸廓摆到尾向位置,并要求他在呼吸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胸骨只在腹背方向运动,膈肌腹侧与背侧间的轴线保持水平,在生理呼吸过程中也要始终保持肋骨和胸骨下方的区域是腹肌与前锯肌交汇的部位。



胸廓保持在呼气位置,如果深层稳定系统功能不良,胸骨和肋骨在呼吸过程中会有颅向运动,肋间距离不会变宽。

在颈部也能观察到这种病理性的颅向活动,旋转轴心不在胸锁关节,而是在肩锁关节,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胸锁关节不会在颅向运动,在呼吸出现病理模式时,膈肌凹度会增大,在颈部也能观察到这种病理性的隆起活动,呼吸过程中,轴线的方向在变化,在生理呼吸过程中,膈肌腹侧和背侧的轴线方向保持水平,并不会发生变化。

病理性的呼吸模式会导致脊柱前侧稳定性不良和过载,也可以让患者在坐位进行呼吸模式的检查,我们触诊下方肋骨的肋角,手指跟随呼气与吸气过程中的动作而自然移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他们向两侧运动而不是颅向运动,吸气时,肋骨下面两侧的腹壁鼓起。

3. 坐姿屈髋测试

在手臂和腿活动时进行稳定功能的评估,比如患者在坐姿时使髋关节微屈,如果脊柱深层稳定系统功能不良,椎旁肌和腹直肌上部肌肉就会过度激活。

在屈髋过程中腹部两侧肌肉没有或者只有极微小的活动,腿的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脊柱腹侧不良的稳定,导致重复性过载,在一些病理情况下,我们不单观察到髋关节屈曲时椎旁肌的过度激活,还有胸腰联合处的轻度侧移,在正常情况下,胸腰联合处通过膈肌和腹肌后部两侧的肌肉来保持稳定,可以通过让患者前屈来检查肋骨,如果深层稳定系统薄弱,肋骨向两侧活动深层腹肌两侧鼓起。


—相关文章链接—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NS)临床课程A & 运动课程I 开始报名!

 DNS运动训练——从运动发育学视角来看训练这件事儿

 细致地为你讲述什么是DNS

 可爱baby视频带你了解什么是DNS/DNS讲师Alena最后一次授课

 DNS创始人演讲视频分享:从姿势角度来谈运动表现和损伤预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