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

 虹72 2017-08-15


 

田永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劝勉人们读书的著名联语,是说读书贵在勤奋,为学贵在吃苦。其实,这幅联语的适应对象并不是真正喜欢读书的人。因为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一定非常勤奋,但并不会以之为苦,他们的勤出于一种自觉,他们在读书时感受到的不是苦,而是一种精神的愉悦。相反的是,他们如果不读书,哪怕是一天不读书,都觉得很不是滋味,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苦楚。

何以证之,试看古人的说法和做法。宋代有一个十分著名的文学家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在和他的朋友苏东坡一起谈读书时,仍把这个意思再简练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后来人们把他的意思再加简化成“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这显然是从读书的反面来说读书的,黄山谷如果几天不读书,便会觉得自己面目可憎,心里感到十分不舒服。反过来想,他是以读书为乐,是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境界,避免尘俗,让自己的语言有味,言谈潇洒,风度宜人。可以想象,当他在读书时,是怎样一种愉快的心情。

如果说黄山谷只是从道理上,说不读书会让他觉得苦不堪言的话,那么宋太宗读书的故事,便是从行动上来体现不能一日不读书的。据说,宋太宗曾经给自己定下读书任务,每天要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如果哪一天太忙,没有完成任务,后一天一定要追补回来。并且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也是“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的由来。他不以读书为劳的原因,是因为认为只要读书,就会有好处。所以,他读书时,和黄山谷一样,是非常快活的,反倒是一天不读书,便觉得遗撼,心里不舒服,只有把所定的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觉得心安理得,神清气爽。

也就是说,真正喜欢读书的人,读书已经不是一种劳作,而是一种生活的必须。或者说,读书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至少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喜欢读书的人,往往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不读书开脱,有一首诗就形象的描述了这一部分人: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

这样的人,他们每天都为自己不读书寻找理由,于是,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寻找理由中不读书。其实是他们根本就不想读书,按照黄山谷的看法,他们必然是面目可憎的人,不可能语言有味,也不可能喜欢读书。不是说春天不能读书,夏日炎炎只能睡觉,秋来冬至没有时间,而是他们认为读书是一种苦差使。温暖的春天,他们想的是沐浴春风,炎热的夏天,自然最好睡眠,秋天也许嫌凉,冬天更是愿意围炉取暖。而读书,在他们看来实在太辛苦了,至少是认为读书不是一种令他们愉悦的事情。究其原因,是读书并没有融入他们的生活,至少读书不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他们无论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情境下,都能认真读书。宋代文坛盟主,八大家之一的欧阳文忠公,他说自己的许多好文章都来自枕上、马上、厕上。我们知道,写作是读书的延伸,是一种把所读,用在表达上的一种方式,换一种说法,是读书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在他构思文章之时,无论是在枕头上、马背上、厕所里,一定会想起很多读过的书,这是一种唤醒式、回忆式读书。“三上”之说,可以看到读书已经完全融入他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想着读书,即使手上没有书,也不放弃读书。

不惟古人如此,就是今天,凡那些能取得大成就,做大学问的人,他们读书都十分勤奋,词学大家夏承焘能背诵《十三经》,国学大师季羡林在70多岁时,每天准时出入北京大学图书馆,被誉为中国文化昆仑的钱锺书,一生都在读书。提起他们的生活,便不能不涉及到读书,说起他们的读书,便一定会联系到他们的生活。他们所以能在读书中取得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把读书视为一种生活,一种生存方式。例如 钱锺书先生并不把读书看作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他说读书做学问,就是几个素心人的倾心交谈,换句话说,就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生活。

读书成为一种生活,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金石录后叙》中说得最为令人会心而笑。她回忆和丈夫赵诚明一起读书时说,她平时记忆比较好,每天吃完饭后,和丈夫坐在家里,指着堆积在书桌上的书,说某件事在某本书中某卷第几行,两人比赛,如果谁说中了,谁先饮茶。当说中了时,就举杯大笑,以至于由于开怀而笑,把茶倒在怀里,反不能饮而急忙起身。

今天,我们读到李清照的读书乐事,仍觉得十分有趣。当然,更能想象到她和丈夫一起读书,实际已经成了一种生活。

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便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乐事,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时,你一定就会发现读书是一件非常快活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