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张大大哥 2019-10-23

宋代黄山谷: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初看此言,觉得突兀,不读书,怎会可憎?况乎三日?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吧!

听我细细道来!

林语堂将这句话解释为,你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往往是乏味的,因而是不让人喜欢的。

周国平解释为,自己三日不读书,就会觉得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

    我觉得,如果自己三日不读书,胸中像被抽了魂魄一般,无着无落,就像酒鬼一日不喝酒,就六神无主,没了底气。我就会如上火一般,语言干涩,词不达意,我的嘴脸是一副可憎的形容,恢恢然,凄惶不安,觉得欠了债似得,心里愧疚难当。

捧一本自己选来的闲书,心沉下去,个中滋味,很是享受、舒坦。读过书后,发自内心有一份充盈的快乐和满足,眉目间自然漾出自信和充实。这样说来,读书,竟可以起到塑颜的功效呢。不然,怎么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了呢?

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中,对此有独到的论述,我原文转录,好文共享。

宋代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所以,依黄山谷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 所以,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纵使某一本书,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有一定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
  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
  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种发见自己所爱好的作家的读书方法,才有益处可言。象一个男子和他的情人一见倾心一样,什么都没有问题了。她的高度,她的脸孔,她的头发的颜色,她的声调,和她的言笑,都是恰到好处的。一个青年认识这个作家,是不必经他的教师的指导的。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恰到好处的。于是读者开始把这个作家所写的东西全都拿来读了,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所以他把什么东西都吸收进去,毫不费力地消化了。这个作家自会有魔力吸引他,而他也乐自为所吸;过了相当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便渐与那个作家相似。这么一来,他真的浸润在他的文学情人的怀抱中,而由这些书籍中获得他的灵魂的食粮。一个人如果有过三四个情人,而把他们吃掉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有许多读者永不曾堕入情网,正如许多青年男女只会卖弄风情,而不能钟情于一个人。随便那个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他们是不会有甚么成就的。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周国平在《 论读书——好读书》中也有讲述。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我觉得倒不在于读书破万卷,一头扎进书堆,成为一个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你三日不读书,就感到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则你必定是一个有读书癖的人了。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质言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惟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读书唯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做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在《五柳先生传》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话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可见要做到出于性情而读书,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那些躁动不安、事事都想发表议论的人,那些渴慕荣利的人,哪里肯甘心于自个儿会意的境界。

      以愉快为基本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无论什么书,只有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才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唯能使你的生活充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喜欢读。没有人有义务必须读诗、小说、散文。哪怕是专家们同声赞扬的名著,如果你不感兴趣,便与你无干。不感兴趣而硬读,其结果只能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相反,据我所见,凡是真正把读书当作享受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恶,而且对此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对今天青年人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互联网是一个好工具,然而,要把它当工具使用,前提是你精神上足够强健。否则,结果只能是它把你当工具使用,诱使你消费,它赚了钱,你却被毁了。

书籍是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载体。电视和网络更多地着眼于当下,力求信息传播的新和快,不在乎文化的积淀。因此,一个人如果主要甚至仅仅看电视和上网络,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也许知道天下许多奇闻八卦,但这些与他的真实生活毫无关系,与他的精神生长更毫无关系。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他对人类文化传统一无所知,本质上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希望今天的青少年不要成为没有文化的一代人。

我承认我从写作中也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的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世人不计其数,知己者数人而已,书籍汪洋大海,投机者数本而已。
    我们既然不为只结识总人口中一小部分而遗憾,那么也就不必为只读过全部书籍中一小部分而遗憾了。

好读书和好色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不求甚解。

学者是一种以读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写书。

作家是一种以写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读书。

    学者和作家尚且读书,我们为了避免粗鄙,更要经常读书。

现代社会,物质无比丰富,交通极为便利,生活节奏飞快,人如蚁族忙碌,信息繁若星云,心中空虚可怖……

人,懒了四肢,胖了腰身,尚可谅。若是懒了脑筋,则真正是要被现代化——化掉了。一直保持头脑的积极状态,一直坚持学习、不断读书的习惯,不要被动地适应变化和新事物,人才可保持心态不老。这才是真正的防老剂。

有时感到空虚,无所适从,莫名烦躁,此时,拣本旧书,投入一读,境过时迁,其观点却历久弥新,现在看来亦是切中当下功利读书之要害,实让人钦佩不已!掩卷沉思,真是羞愧难当,刚才漫溢的浮躁之气顿然消失殆尽,只想着多少时间没有读书了,也难怪闲来没有了着落!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此言极是,老崔信了

此处的读书自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念书,后者是上学的意思。屈指算算,愚顽如我的好多人将20年时间奉献给了所谓的念书上学。从小到大,我们最为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数年如一日地于各种建立在教材书上的考试中挣扎求胜,区别仅仅在于背诵能力的高低;而最为困惑的事情之一往往是:哎呀,这个,书上好似未有提及?真正的读书,那种追求心灵自由,获取人生见识的读书,却常常被经年累月捧牢书本的我们粗鲁地忽略了。

读书之乐,首先在于它是淬锻心灵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这是王佐良先生所译的培根《论读书》中的一段话。一本好书,是作者的心灵剖析史,也是读者的心灵锻造史。那力透纸背的辛酸、激情、空灵、优美、喝彩、豁达、祈望……带给读者的是超越文字的无限广阔的感受空间。看着看着,遣词造句的技巧不复重要了,你驰骋你的想像,纵容你的冥思,文字同你一起飞翔,树叶一片片羽化……你被卷入作品的精神内核,合情合理地沉溺进去,得到新知,颐养性灵,茅塞顿开……这个过程宛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好似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着魔似的倾心与爱恋,你无限依赖于他(她),自他(她)处获得精神的给养……在这个连音乐都被机器切割过的时代,读书是每颗向往自由的灵魂对抗喧嚣尘世的最好方式。

读书之乐,还在于它是启迪智慧的。林语堂先生曾说,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不读书,何来智慧的集聚?缺了智慧,又何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看来,读书绝不止于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它还让你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用时兴的话来讲就是:读书打造我们处身社会,打拼职场的精神素养。培根曾说,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后便知如何修剪移接。没有一本书能孤立存在,它只是一场与它们的前辈们连续不断的对话的一部分。读书的过程就是用前人的头脑充实自己头脑的过程,便是提升智慧甚至再造生命的过程。正因为读书能尽情延展生命的质与量,济人之短,补人不足,朝闻道,夕可死才成为读书人的最后追求;人如其所读(Man is what he read才成为我是谁这个古老哲学命题的新注解。原来,读书是这么庄严的一件事。

读书之乐,又在于它是见仁见智的。文字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对任何人都不曾存有歧视,只有同等的呵护和慰藉。可读它的人不同,时代不同,遭遇不同,境界不同,享受的乐趣便千差万别。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古时秀才读书,想的是红袖添香,做的是学而优则仕,读书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赢取颜如玉和黄金屋的手段罢了。直至如今,很多人同样抱着工具理性的态度,仍旧将读书的目的定位为求存图利——这恐怕是资源拥挤的社会形态对读书之乐的扭曲。读书之乐其实至为简单,只是一种静态的,个人在独处状态下吸收知识,明白事理,领悟情感的快乐。因为从纸上的文字到心灵的图像需要借助读者完全个人化的思考和想象才能抵达,这个过程使你比旁人更加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看天文地理,你会明白生命的伟大和个体的渺小;看哲学宗教,你能加深对自己信仰体系和善恶观念的理解;看文学历史,你能锻炼自己的审美观、洞察力和责任感……是以开卷有益。读书之乐盖莫大焉。

读书是心灵的运动。要品尝读书之乐,切忌速成。只读不想,或者读死书,死读书,就真成了书橱,还可能造成鲁迅先生笑谈的那种不说话时害己,一开口就害人的巨大杀伤力,后患无穷。钱穆老先生认为,凡读书,要么求益,要么求速成。欲速成的便不想再求益。只求速成的学风一旦弥漫,文艺哲理的书籍,全变成读者求速成之工具。鉴于学问之道千门万户,累层曲折,因此,敬劝读书人本为己之旨,具求益之忱。

要品尝读书之乐,更忌功利。因为读书在提高认知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话、共鸣、体验和塑造。若你真是发乎性情之所好,为研究真理而走向自然科学的路径,将来学成致用,职业即为性情之发舒,工作便是真理的实验,一种不苟且不敷衍的精神可以常持不失,则另当别论。为读书而读书,便是对好书的亵渎,对阅读的误解。读书其实是最最不功利的精神活动,它看似最没有目标,却往往能达到应对现实生活的最大目的;它起于天性,终于怡情,由衷地开始,自由地终结。你可以循环往复地读书,每一次的阅读经验和体会都将成为下一次读书的心理基础和情感支撑,反复咀嚼,生出更艳丽的花朵。看一本书,就是一次灵魂的旅行,它能挖掘沉默字句中的金子,幻化为激动人心的思想火花;它能穿越似水流年,游历地狱天堂,把作品还原成岁月。它让你通达,让你开阔,让你智慧,让你平和,让你在观察的同时多了人生的见解;又让你在有见解的时候,并不固执于一己之见。

能够享受读书之乐的人通常都是可爱的。即便老,即便相貌平平,也往往因文雅睿智、谈吐挥洒、有胸襟有气象而让人亲近。不要点墨成冰而心目如磐的苦读,更无须头悬梁锥刺骨但功利意味颇重的痴读,闲读就行。茶余饭后,随手展卷,知于天地外,意在有无中,不求甚解,只求一得

最完整最纯粹的幸福,便在书中。

一辈子以书为友,便可成就一个与众不同的你,便可从中找到一个真实的你!

融入书香,骨子里便会散发出磁场般不俗的气象!

    有感触,请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