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借贷合同的当事人有可能被卷入刑事犯罪。犯罪分子往往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我宁愿坐牢也不退赃退赔。我骗的钱就当是我坐牢期间的工资。如果我退赃退赔,要坐牢不说还没有赚到钱! 为打击犯罪分子的无耻想法,根据不同的刑事犯罪,债权人可以采取不同的诉讼策略维护其合法权益。齐精智律师提示刑事犯罪中除贷款人和借款人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导致合同无效的之外,其他涉及犯罪的借贷合同不因刑事犯罪而无效。 本文不惴浅陋,对于借贷合同涉及犯罪,债权人如何维权分析如下: 债务人单方诈骗债权人,债权人不行使合同撤销权的,借贷合同有效。 裁判要旨:合同是否有效,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进行判断,并不因为一方当事人构成犯罪而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即使借款方公司或员工构成合同诈骗罪被判刑,金融机构作为受害方有权主张撤销合同。但是在受损害方未主张撤销合同的情况下,不应否认借款合同效力。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 案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靖江市润元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陆东武、江苏天盛工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潘冬英借款合同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2014)民申字第1544号。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的规定: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借贷合同有效但出借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借款人承担责任的,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裁判要旨:对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财产而遭受物质损失的,经过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的,被害人向法院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本案中,法院已经沈某所犯的集资诈骗罪作出认定,应某起诉要求沈某承担还款责任亦全部包含在刑事生效判决已认定的款项中,故应某沈某非法占有财产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在刑事程序中附带提起或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均不予受理。 但应某(债权人)针对实业公司(担保人)等设计其他保证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因沈某(债务人)构成刑事犯罪事实并不能否定应某(债权人)与实业公司(担保人)之间存在的民事关系。依据民诉法第119条规定,应某(债权人)对实业公司(担保人)所要求承担的保证责任之诉讼合法予以受理。 案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某实业公司与陈某等借款保证合同纠纷案”,见《当前办理民事管辖案件的几个实务问题及典型案例分析》(徐德芳,最高院立案庭),载《立案工作指导·理论与实践探索》(201601/48:41)。 |
|